秦风见状,以为李斯还反对,笑道:“不期修古,不法常可。”</P>
“丞相,法家不是主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吗?怎么到了丞相这里就一成不变了?”</P>
此话是李斯的师弟韩非子说的。</P>
当初战国七雄之中,韩国最弱,又邻近秦国,饱受威胁,加上韩王懦弱,政权落入众臣之手,形势十分危急。</P>
可韩王瞧不上韩非子,也看不起他献出的救国大计。</P>
从那时候开始,韩非子发奋写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书,共十余万字。</P>
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子。</P>
李斯十分嫉妒,于是他背地里说韩非子的坏话。后来,韩非子被李斯陷害入狱,李斯怕夜长梦多,拿来毒药让韩非子服毒自尽。</P>
李斯脸色有些不自然,尴尬道:“陛下,微臣惭愧,这么些年,一直安于现状,没提出更好的办法,望陛下恕罪。”</P>
秦风这小子好好的,提韩非子做什么?</P>
难道他知道了什么?</P>
见李斯如此反常的态度,一众法家官员也没说什么。</P>
左右这大秦的天下还是以法家为大,他们的地位也没有受到威胁。</P>
胡亥的眼睛瞪得老大,后槽牙都咬碎了。</P>
什么外儒内法,秦风八岁的年纪,从哪得来的这些理论?</P>
李丞相是法家权力最大的领导人,竟被秦风一个小娃娃牵着鼻子走。</P>
秦风一个小娃娃竟然比李丞相还厉害!</P>
谁教他的?</P>
肯定不是扶苏!</P>
扶苏若是有这个脑子的话,早就在大殿上提出来了,何必等到现在?</P>
秦风背后的那个高人究竟是谁?</P>
赵高黑沉沉的眸子闪烁着意味不明的光芒:此子锋芒毕露,大殿上竟无一人反驳外儒内法的观点,择日说不定骑在他和胡亥的头上,箕子之行,刻不容缓。</P>
扶苏的心脏漏了一拍,眨巴眨巴眼睛。</P>
刚才秦风被众人顶撞的时候,他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没想到面对这么棘手的问题,秦风轻飘飘的一句“外儒内法”就让一众法系官员闭上了嘴。</P>
更是让冯去疾对他另眼相看。</P>
“此法甚好,择日起解除禁书令,实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P>
嬴政拍拍手,点点头。</P>
“李丞相,蒙卿,此事就交给你们二人去办。”</P>
“诺!”</P>
李斯和蒙毅对视一眼,刹那间,火花四溅,异口同声道。</P>
“此事,大家还有何异议?”</P>
嬴政凌厉的双眸扫过大殿上的每一个角落。</P>
众人皆低着头,不发一言。</P>
见嬴政半天不提出征箕子之事,赵高有些着急,小声提醒道:“陛下,如今战马、装备都准备得差不多,何时出发箕子,速战速决?”</P>
嬴政点点头,看了看王翦和李信。</P>
“言归正传,如今装备充足,箕子弹丸之地,哪位大将愿意带兵攻打箕子?”</P>
“陛下,王翦愿带兵灭了箕子。”</P>
王翦上前,拱拱手。</P>
李信见状,直言:“陛下,箕子弹丸之地,岂敢劳烦咱们大秦的战神王翦将军,有臣一个人就够了。”</P>
就在众人以为出使箕子之人即将定下来的时候,胡亥也站出来,拱拱手:“父皇,近段时间,儿臣日日在王翦将军的大营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此战小战,儿臣愿亲自领兵。”</P>
“一来可以重创箕子,二来给匈奴一个威慑的作用,让这两个小国家不敢小觑大秦。”</P>
此时,冯去疾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不可,箕子距离遥远,且箕子和匈奴联手,我粮草不足,恐遭箕子和匈奴的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