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那个孩子被村里人叫扫把星,还嘱咐孩子们离她远点。</P>
水英那孩子偷偷的给送口吃的,才没让温暖饿死。</P>
她可听李婆子多次骂自己孙女儿吃里扒外。</P>
也别怪李婆子刻薄,都是穷闹的。</P>
自己家人都恨不得数着米粒吃饭,哪有余粮帮旁人。</P>
李长亮母亲王氏叹了口气,找出一只碗,盛了一碗糙米:“三儿,去,给那孩子送去。</P>
那孩子把面给你们吃了,自己不知道还有没有口粮。”</P>
李长青哎了一声,端起碗往温暖家走去。</P>
温暖已经和好了面,时间晚了,顾不上发面,温暖决定做煎饺吃。</P>
李水英邦邦的剁焯了水的老牛广(蕨菜),不一会儿剁好了。</P>
没有肉,温暖多倒了一些油,把馅拌好了。</P>
李壮李柱眼巴巴的看着,温暖失笑。</P>
李水英擀面皮,温暖迅速的包。</P>
不一会儿包了一盖帘,温暖让李水英点火,细细的烧,她把油均匀的抹满锅。</P>
锅底也倒了一层油,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摆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P>
饺子在锅里慢慢变得金黄,香气扑鼻。李壮和李柱不停地咽口水,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品尝。</P>
温暖将煎好的饺子装碗里,先给两个小馋猫各夹了一个。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温暖心里暖暖的。</P>
这时,李长青端着那碗糙米过来了。</P>
温暖有些惊讶,连忙道谢。李长青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娘让我送来的,她说你把面给我们吃了,自己可能没口粮了。”</P>
温暖感动不已,她接过那碗糙米,决定等会儿给王婆婆送些煎饺过去。</P>
这一大碗糙米,可能是王婆婆一家人一天的口粮。</P>
(因为兴隆屯大多数人都姓李,所以为了好区分,李婆子和李长贵母亲,以及他们的媳妇儿以后的文里都以姓氏相称)</P>
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这份邻里之间的情谊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也让温暖感到新奇。</P>
这种感觉是贴地气的,全新的。</P>
她非常喜欢这种平平常常的邻里生活,也爱上了这样简单的生活。</P>
“长青叔,你也坐下吃,我包了很多。</P>
你吃完了给王婆婆她们捎些回去吃。”</P>
李长青也就是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想不那么多。</P>
他早被煎饺的香味儿吸引了,看到李壮李柱吃的香,也拿筷子吃起来。</P>
等温暖把最后一锅铲出锅的时候,李壮李柱李长青都打了饱嗝,抚着肚子。</P>
“温暖,我这是第二次打饱嗝了,吃饱了真舒服。</P>
今天晚上不用起来喝水充饥了。”</P>
李长青笑着说,“长青叔,你愿意一直种地吗?”</P>
“种地也挺好的,出去闯荡没有门路,想做生意没有本钱。</P>
而且我也没啥本事,只能种种地了。”</P>
李长青憨厚地笑了笑。他不怕吃苦,可现实是吃苦也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P>
“长青叔,如果有机会,你想出去看看吗?”</P>
温暖看着李长青,若有所思地问道。</P>
李长青点点头,“谁不想出去见见世面呢?只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P>
“我有个想法,”</P>
温暖眼神闪烁的说:“长青叔,咱屯子里有喂猪的吗?”</P>
“有,不多,人都吃不饱,还去喂什么猪。</P>
李成昆,也就是村长的堂弟,他家里喂了好几头猪。</P>
主要是人家地也多,有东西给猪吃。”</P>
“长青叔,村长爷爷家为什么那么多地呢?而且我看屯子里就他家房子最好。”</P>
“成旺叔的爷爷厉害,他小时候家里穷,被卖给富人家当了奴仆。</P>
因为机灵懂眼色,会说话,被提拨当了管家。</P>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回来了,置下了田地,修盖了房子。</P>
村长家的大房子就是他当时修盖的。</P>
老爷子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成旺叔的爹是长子,他奉养老人,继承了老宅。</P>
李成昆的爹是老二,老爷子死后他们弟兄四个就分了家。</P>
老三的妻子家是开镖局的,夫妻两个人成婚不久去外地,据说是乘船时船翻了,失踪了。</P>
老四不愿意在家里,老爷子领着他出去,找了份工,听说在一户大户人家给人当差,也多少年没回来了。</P>
村里现在就剩下成旺叔和成昆叔这两支。”</P>
温暖了解了,她把煎饺给李长青放碗里:“长青叔,你拿回去给王婆婆她们尝尝。</P>
等种完地我们再研究挣钱的事儿。”</P>
李长青端着香喷喷的煎饺就往回走,对温暖说的研究挣钱的话根本没往心里去。</P>
李长青端煎饺回家,被王氏数落的差点儿想回炉再造一回。</P>
次日清晨,温暖早早的做了饭吃,来到了李富地里。</P>
李老汉父子已经早一步到了地里,李财已经拉了一个来回,脸上汗珠子顺着下巴滴落地里。</P>
温暖走过接过绳子,李财没推辞,主要是温暖拉着和玩似的。</P>
李长贵一家来的稍晚些,李柱远远的就蹬蹬跑过来:“温暖姐姐!温暖姐姐!”</P>
温暖拉了这一会儿够李富家种一会儿的了。</P>
她又去了李长贵地里,这一次李长青没开口说和温暖一起拉了,他拿起锄头抓紧趁土湿润,平整一遍,让大嫂点上种子。</P>
温暖和李富还有李长贵一家忙了七天天,总算是把地全种完。</P>
饶是温暖力气大,也有些吃不消。</P>
家里的粮食早已经没了,这几天都是吃的两李家的干粮。</P>
真心是难咽,黑面加糙米掺杂的饼子。温暖觉得拉嗓子。</P>
她决定去趟镇上,去拿回自己订的锅,顺便再买些细米细面。</P>
她在训练营时虽然说艰苦,但吃食上是不错的。</P>
大了去执行任务了,佣金又多,她更是锦衣玉食。</P>
温暖实在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胃。吃那糙饼子,硬邦邦的,温暖觉得自己的胃非常不舒服。</P>
温暖换上衣服,绕过房子上了那条羊肠小路。</P>
温暖进了杂货铺,老板还以为她不要了呢,这么久才来拿。</P>
温暖又付了剩下的一百文。告辞了杂货铺老板,转身去了粮铺。</P>
还没进去就听到旁边有人喊:“温姑娘,温姑娘!”</P>
温暖疑惑的歪头看去,原来是药铺小安。</P>
温暖停下脚步,小安急步跑过来:“温姑娘,你怎么这么久没来了。</P>
汤郎中让我找你,我不知道你是哪个村的,只有在街上碰碰运气。万幸今天终于碰到了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