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哪家宴会也没有去,却不知道她已经成了各家的主题。</P>
尤其是女孩子们,更是以她为榜样。</P>
温暖的护卫大周,人人有责几乎成了女孩子们的口头禅。</P>
“爹,我练武?什么用不到我们女孩子?大周安危,人人有责!我也是大周的子民。”</P>
这几乎是每一家都曾发现过的。</P>
尤其是隆庆帝在开衙上朝第一天,颁布了一道圣旨,更是让女孩子们沸腾。</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开天辟地以来,阴阳调和,万物生长。朕观史书,开国圣武皇后曾言,女子亦有作为。</P>
朕深觉有理,朕深思熟虑,决定加设女子恩科,如女子有才,亦可入朝为官,为大周添砖加瓦。钦此。”</P>
这道圣旨让大臣们始料未及,无论有什么新的改革,都要内阁三司反复斟酌,讨论多次才最终敲定。</P>
隆庆帝没有任何征兆的下了这道圣旨。</P>
大臣们无奈之下只能接受,君无戏言。</P>
总不能让皇帝收回圣旨吧,如果那样皇帝威严何在。</P>
大臣们只有在私底下多作些动作,让这件事情不能成行。</P>
隆庆帝的这道圣旨颁布天下,引起轩然大波。</P>
大周朝建朝初期,因受圣武皇后影响,也有许多女子走出家庭,在衙门任职。</P>
曾有一女子还任了礼部侍郎,时下对女子的规矩也没有那么多。</P>
许多女子经商,教书育人,开酒楼铺子。</P>
涉及到各个领城,那也是大周朝最鼎盛的时期。</P>
后来传到太祖皇帝的玄孙,也就是赵卓的祖爷爷。</P>
他即位后,歧视女子,重文轻武。</P>
上行下效,很快女子被迫被退出舞台,大周也渐渐的势微。</P>
到了赵卓祖父昌兴帝这一代,他精心图励,力求达到大周最初的辉煌。</P>
可惜娶妻不贤,生的儿子们又不争气,差点儿把大周弄的灭亡了。</P>
赵卓圣旨上提到圣武皇后,众朝臣们也想到了史书上大周朝曾经的辉煌。</P>
所以对赵卓让女子科考,上朝为官,并没有那么激烈的反对。</P>
穷苦老百姓没有一个会舍弃儿子,让女儿读书的理。</P>
隆庆帝这道圣。对他们这些官宦人家最有利。</P>
他们的女儿从四岁就开始描红,从五岁开始有先生教导。</P>
即使真的让女子科考为官,资源也倾向他们。</P>
这也是大臣们没特别反对的原因之一。</P>
如果真的科考,他们的(女儿)(外孙女)(孙女)真的能中秀才,举人,进士,那也是祖上添彩的事儿。</P>
消息传得飞快,不过几日的时间,整个京城都知晓了此事。茶楼酒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着女子恩科一事。</P>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们大周终于又有女子可以做官了!”</P>
“就是不知这考题难不难,我家闺女可是从小就通读诗书,这回一定能考上!”</P>
“我看哪,这女子当官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朝廷里那些大官们能轻易让女人跟他们平起平坐?”</P>
人们众说纷纭,有人兴奋,有人担忧,但更多的是期待。</P>
许多人家开始给自家的女儿请来先生,教她们读书写字,希望能在未来的科举中取得好成绩。</P>
始作俑者温暖,对这些事情不关心。</P>
她日日勤练不倦,对士兵们严格要求。</P>
力求为隆庆帝打造出一支铁甲护卫军。</P>
她想尽快把兵练出来,陪母亲回一趟兴隆屯。</P>
李柱已经去游历去了,估计三两年回不来。</P>
十三岁的李兰香已经有人给提亲事儿了,李长亮和李白氏这个时候也不能走开。</P>
前些日子李长青寄来家书,张寒梅在三月二十二这天产下一子,李长青给他起了个结实的名字,树,李树。</P>
本就想家的李王氏更是归家心切。</P>
温暖看士兵们的训练已经走上正轨,温暖把事情交给云朵和云彩,让她两个负责后续的训练。</P>
温暖向赵卓告假,准备陪母亲回乡探亲。</P>
这一走可要好几个月,赵睿有些着急了。</P>
他的事务多,温暖也忙,同在京城的他们经常好多天见不到一面。</P>
温暖这又要走,赵睿情急之下,直接找到李王氏。</P>
“伯母,小侄想和暖儿成婚,请伯母应允。”</P>
“暖儿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你没和她商量?”</P>
“商量了,她总说自己还小,我。。。我”</P>
“你让我说服她?”</P>
“是,我知道这样不对,可她只听您的话,所以我才想。。。”</P>
“没什么不对,我也愿意暖儿早点成婚。</P>
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暖儿回来我劝她一劝。”</P>
温暖回来后刚洗漱完就被李王氏打发人叫了过去。</P>
“娘,怎么了?叫我来有什么事儿吗?”</P>
“暖儿啊,你也十五岁了,睿哥儿也十八岁了,年龄都不小了,也该成婚了。”</P>
“娘,我。。”</P>
“我知道,你又会说自己小。暖儿,你娘我抉五十了,也觉得自己没长大。</P>
暖儿,咱不能只顾自己,睿哥儿父母双亡,别人像他这么大早当爹了,睿哥儿总是随着你的意,咱也不能太自私啊。”</P>
“好,好,娘,听您的,听您的行了吧?”</P>
“你这孩子,我看哪,等你成了亲咱再回家去看看。”</P>
“娘!不是吧?我说成婚可不是说立即成婚啊,怎么也得咱们回来以后再谈吧?”</P>
“有什么区别吗?都答应了,还拖什么?再让人家睿哥儿等?行了,这回娘说了算,就这么定了。”</P>
温暖目瞪口呆的看着态度非常坚定的李王氏“娘,赵睿找您了?”</P>
“人家不应该提吗?等你同意得等到什么时候?</P>
暖儿,你哥哥嫂子自成一家,娘也年龄大了,就盼着我们暖儿早点成婚生子。</P>
娘最大的心愿啊,就是我们暖儿每天好好的。”</P>
“娘,我们都要好好的。”</P>
“好,我们都好好的。”</P>
赵睿得到李王氏的准话欣喜若狂,立即让钦天监给找了一个最近的日子,五月十二,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了。</P>
这已经是最近的日子了,赵睿还嫌太久。</P>
按例两个人婚前不准再见面了,李长亮和李白氏忙了起来。</P>
给温暖准备嫁妆,温暖都说不用他们准备了,生母龚英兰给她留下的不少了。</P>
可李长亮还是给温暖准备了五百亩良田陪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