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温素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参与到一项旨在保护和推广世界各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项目中。她在项目里负责梳理中式厨艺文化脉络,并且与其他国家的专家一同制定饮食文化传承的方案,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厨艺文化的珍贵价值。
同时,温素也没有忘记自己开一家融合多元饮食文化餐厅的梦想。她开始选址、筹备,将自己多年来在各国学到的餐饮管理经验和独特的厨艺创意都融入其中。从餐厅的装修风格,到菜品的设计搭配,再到服务的细节呈现,无一不体现着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色。
终于,她的餐厅顺利开业,开业当天,各界名流、各国厨师以及众多美食爱好者纷纷前来捧场。餐厅里的招牌菜品,如融合了日式刺身新鲜理念与中式凉拌技法的凉拌生鱼片,还有借鉴了墨西哥卷饼形式但内裹着中式炒菜的创意卷饼等,都让食客们赞不绝口,餐厅的口碑迅速传开,成为了当地美食界的一张亮眼名片。
温素依旧在厨艺道路上不断探索着,她时常组织店内厨师与国外来访的厨师团队开展厨艺切磋活动,也会定期举办厨艺文化讲座,邀请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感受饮食文化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持续为厨艺的传承与创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书写着属于她的辉煌篇章。
温素的餐厅在业界站稳脚跟后,她愈发觉得传承传统厨艺责任重大。于是,她决定回到家乡,开启一系列传统厨艺传承计划。
她先是联系了家乡的几所职业院校,主动提出开设传统厨艺公益课程,亲自授课,从最基础的中式刀工讲起,向年轻的学子们展示如何把一块普通的食材通过精妙的刀工处理,变幻出各种美妙的形状,且每一种形状在烹饪中又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火候把控的教学上,她带着学生们守在灶台边,耐心讲解不同食材、不同菜品所需的火候状态,手把手教他们感受那微妙的差别。
同时,温素还在家乡组织了传统厨艺大赛,专门设置了一些考验传统烹饪技法的项目,比如要求选手用传统的蒸、煮、炖等方式制作出经典的家乡菜品。大赛吸引了众多民间厨艺高手以及热爱厨艺的年轻人参与,让那些一度可能被遗忘的传统厨艺技法再次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
为了更好地创新传统厨艺,温素邀请了许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来餐厅交流,有食品科学领域的学者,也有文化创意方面的人才。在与食品科学家的探讨中,她了解到如何利用现代的营养分析技术,去优化传统菜品的食材搭配,使其既保留传统风味,又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在和文化创意专家交流后,她尝试将传统故事融入菜品呈现中,例如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主题,打造出一道造型犹如双蝶飞舞的甜品,从食材的色彩搭配到造型设计,都巧妙地展现了故事中的浪漫元素,食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仿佛走进了那段古老的传说里。
温素还积极推动传统厨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她引入了智能烹饪设备,经过反复试验,摸索出一套适合传统菜品制作的智能烹饪程序。这样一来,即使是厨艺新手,只要按照程序操作,也能做出颇具传统风味的菜品,大大降低了传统厨艺入门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去了解和学习。
不仅如此,她还带着团队将传统厨艺制作过程拍摄成精美的纪录片,详细记录每一道传统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烹饪技法以及传承故事,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无数国外友人对中式传统厨艺的关注与喜爱,让中式传统厨艺在国际上又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
温素更是将自己多年来对传统厨艺传承与创新的经验整理成书,里面既有对经典传统菜品的详细解读,也有对创新思路与实践案例的分享,一经出版,便成了厨艺爱好者们的必备读物,激励着更多人在传统厨艺的传承之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不断挖掘传统厨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无限可能,持续为传统厨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她自己,依旧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与厨艺相关的活动中,坚守着这份热爱,续写着传统厨艺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