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鱼头豆腐锅(1 / 2)

沈晏矜持地等了几天,也不见崔令鸢做出来什么送他,不禁怀疑,便这样中道崩殂了?</P>

不免想到她的性子,似乎这才是常态,一时哂然。</P>

似乎只有在吃上,才能让她保持数年如一日的热情。</P>

他猜的大差不差,崔令鸢却是放弃了四不像香囊,开始打起络子来。</P>

昔年崔令鸢还是初中生的时候,女生之间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打络子,校门口卖,几毛钱一条丝线,好些种颜色,一般挑三到五种就够了,成品戴在手腕上、挂书包上,都好看。</P>

主要是简单。</P>

络子早打好了,五色丝线,最简单的长命缕样式,崔令鸢却一直磨磨唧唧没送出去。</P>

这行为就好似后世小女生给男朋友套小皮筋似的,忒纯情,不合适。</P>

茴香自从那日就把过去不怎么顺眼的郎君给看顺眼了。</P>

起初她劝自家小娘子做香囊,不过是憋着一口气,不愿看小娘子输给那阿梨罢了,后来想一想,何必跟人家比,就郎君一点不姑息对方那样,阿梨就不可能成事。</P>

再加上,咳,目睹了郎君与娘子之间的温情,她已然从唯粉磕起了cp。</P>

娘子说不合适,茴香不甚在意,有什么不合适的!</P>

故借故寻到了阿昌,在外讨论一番,自然传进了里间坐着的沈晏耳中。</P>

——</P>

空气中飘着浓浓的鱼汤香味。</P>

一入了冬,各种炖汤就成了蘅芜居菜单上的爆款,其中鱼汤无异又是其中的常青树。</P>

羊肉性燥、豕骨费时,鱼汤无疑是最简单不费力的滋补上品。</P>

今日煲的是鱼头豆腐汤,鱼头煲汤底,鱼肉汆成丸子,与豆腐粉丝同煮。</P>

崔令鸢干脆抬出来小釜做涮锅,先喝汤,喝得差不多了,再加高汤,下各种涮菜。</P>

鲜鱼丸,不比后世超市里买的冷冻淀粉制品,又嫩又滑,若不是与豆腐一个切方块、一个挤成丸状,几乎分不清。</P>

鱼头先煎后炖,胶质都炖化了,汤呈奶白色,豆腐跟鱼丸也是白玉般的颜色,和鱼头上的嫩肉一道颤巍巍地随汤咕嘟着。</P>

汤味已经够鲜了,上桌之前,只需要撒些盐和胡椒粉即可。</P>

崔令鸢招呼沈晏先喝一碗鱼汤,热乎乎的鱼汤下肚,浓稠鲜美。</P>

鱼丸到底比豆腐多了一丝弹劲,咬下去的时候,顶着上颚,溅出鲜烫的汁水。</P>

鱼头微黄,汤色如乳——其实寻常人家,吃完鱼身上肉,鱼头一般都丢掉,哪里还会想着用它来做菜呢?高门里更是夸张,只吃鱼眼睛的有,只吃鱼腹嫩肉的也有,怪癖层出不穷!</P>

沈晏身上却没有那些公子哥的奢靡风气,平常虽也锦衣玉食,却来者不拒,猪蹄吃得,鱼头也吃得。</P>

见他吃得香,崔令鸢很能理解家长为什么都喜欢不挑食的孩子了。</P>

除了鱼丸子,还有一盘薄薄的鱼片,起初沈晏以为是鱼生,夹起就往碗里放,崔令鸢赶紧制止了:“这是用来涮锅子的。”</P>

她示意夹起一片,放进了汤里。</P>

生鱼片跟寻常吃的鱼生还是不一样。</P>

时人吃金玉脍,多半用的鲈鱼。</P>

崔令鸢也做过一次,鱼肉片得薄而匀,用酒醋浸洗,再用干净纱布包起来沥干水,整齐码放在碎冰上。鱼肉色白,这是玉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