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姚海德迅速返程,却在杨光与李杰邦的心中种下了一串问号。姚海德昔日参与的战役乃抗美援朝,其口中的李团长来自东岭省西州市,距郁南市府前县不远。依李杰邦年幼时五六岁推算,纵使流离失所数月,亦难以涉足遥远之地。加之李杰邦记忆中的故乡山峦起伏,杨光查阅史料得知,五十年代西州市确曾遭遇严重饥荒,难民潮涌般逃离此地。</P>

种种迹象似乎指向李杰邦正是从西州艰难求生而来。</P>

这一发现也让杨光心中泛起波澜,或许李杰邦真是那位李团长的后裔,而引领他逃荒的双亲,可能是他的叔伯乃至祖父辈,毕竟彼时李杰邦年幼,岁月悠悠,记忆偏差亦在所难免。</P>

望着李杰邦脸上难以察觉的愁绪,杨光深知,此生又添一事,助师寻根问祖,找寻遗落的亲情,前提是那份血脉尚存于世。</P>

不久,随着姚海德的启程,杨光一行人也踏上旅程。此行人员自是杨光、李杰邦及黎泽韶。李、黎二人的初次会面颇具喜剧色彩,李杰邦早知黎泽韶之名,电视上的名医无人不晓,而黎泽韶直至近日方得闻李杰邦之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欲以热情拥抱表达,奈何李杰邦素来不善情感外露,加之心中略有芥蒂,一时之间,平日里从容的黎泽韶反显得手忙脚乱。幸得杨光从中调和,二老终得以握手言和,随后的情感交流略显煽情,彼此吐露往昔错误,皆言愧对师父、党和国家、民众,若非杨光及时制止,二人恐将盟誓于师父墓前共赴黄泉,此情此景令杨光忧虑不已,恐一己之力难承双老,遂决定带上姚倩倩姐妹同行。</P>

此次出行,杨光未思及乘坐班车,火车亦不便,原拟求助梁胖子借车,黎泽韶挥手一笑:“何需借车,师伯自有。宝马、奥迪、奔驰任君挑选,便是那保时捷也可相赠。”</P>

杨光不禁感慨,医者之间差距甚大,黎泽韶才是医界翘楚,个人创造之财富堪比中小企业;而自己师父,自李杰邦入驻洪都,收入亦颇丰,每月万余利润,虽不及黎泽韶,却也赛过寻常人家一年所得。二人皆可谓西江省医术顶尖人物,尤其师父,杨光深信国内能超越他们的屈指可数。</P>

然,杨光并未采纳黎泽韶的慷慨,而是选用了后者车库里一辆底盘较高的越野车。余岭村多崇山峻岭,林广上次因车辆底盘不足,致使众人徒步两公里。</P>

“唉!”黎泽韶摇头笑道,“你日后赴雨阳乡任职,往返不便,无车实为耗时。如此,那辆保时捷过户于你师父名下,将来便是你的了。”</P>

黎泽韶心思细腻,车辆若直接赠予身为公职人员的杨光难免引人非议,但挂于李杰邦名下则无妨。杨光作为李杰邦唯一承认的弟子,其他虽有人随李杰邦学医,却不被正式承认为徒,仅视为学生。况且,李杰邦并无他嗣。</P>

故,李杰邦的一切终将由杨光继承。如此,保时捷归于师徒名下,由杨光驾驶,自是顺理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