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请徐宜帮弟弟做冬衣(1 / 2)

一口气解决了三个人,程月从生产大队的办公室出来简直不要太神清气爽。

在回去的路上,看到路边还有没有衰败的野菊花盛开,程月立马停下了手中的轮椅。

她弯腰同前面的陆行止说,“你乖乖的在这里等我,我过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程月说完,又同包子说了。

“狗儿子,看好你爸爸。”

随后,她的身影飞快的朝着大路旁边走去。

单手撑着小山坡,身子轻盈的爬了上去。

这个季节,野菊花差不多都已经败了。

但是这一小片的野菊花,可能是因为土地肥沃的关系,还依然的盛开得很热烈。

在这寒冷的初冬,北风吹过的山坡上。

它们还依然灿烂的盛开着,像是每一天初升的太阳一般,带着对生命的热忱和期待。首发

程月看着这一簇的盛放野菊花,心情更是愉悦。

野菊花生长在野外的荒地上,即便没有人呵护,到了花期也会依然盛放出美丽的花朵来。

最是适合送给意志力顽强的人,表达对他的赞美和鼓励。

程月觉得,这野菊花用来送给陆行止,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

程月摘了一朵野菊花放在鼻间闻了闻,气味芳香,沁人心脾,一点也不难闻。

怕陆行止等得太久,程月瞅准那长得漂亮的,立马就采了起来。

她把采好的野菊花扎成了一把,然后又用旁边大大的树叶包扎了起来。

很快的,一束漂亮的野菊花束就在程月的手中成形。

她抬眼看向不远处的陆行止,脸上的笑容比她怀中的花儿还要灿烂。

而陆行止看着那蹲在黄色花丛里面的小女人,心脏不受控制的跳动了起来。

“咚!咚!咚!……”一下又一下。

他知道,他此生已经认定了眼前这个女人。

这个女人的名字叫程月。

很快,程月就从小山坡上跳了下来。

她带着一束野菊花,像是一个快乐的精灵一般奔向了陆行止……奔向了她的男人……

一束绚丽绽放的野菊花送到了陆行止的面前。

女孩的脸上,是同样灿烂而阳光的笑容,弯弯如月牙的笑眼,满是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和期待。

俊雅刚毅的男人,缓缓的抬着褐色的眸子看向了女孩。

他的手指下意识抖动,弧度完美的喉结,上下一个滚动,带出无意识的性感来。

野菊花总是默默无闻的在田间独自盛放,就像是对自己喜欢的人一般默默付出感情。

沉默而专一的爱……

男人抬手,将代表着女孩心意的花束抱在了怀里。

“阿月,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是两口子嘛,你心情要是高兴了,伤口就能好得很快。”

“我很高兴。”

“你高兴就好。”程月笑容宠溺,转身到了男人的背后。

“那我们现在回家了,陆同志。”

程月说着,双手一个用力,就推着陆行止的轮椅小跑了起来。

生活,只要还能喘口气,咱们就得笑着活下去不是。

道路的颠簸,速度的加快,让陆行止的身子不由多了几分摇晃。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忍不住暴躁的生气。

但是现在不一样,它也可以是一种乐趣。

一种和爱人无拘无束的欢乐……

中午,程月带了一些棉花和布去找徐宜帮程阳做冬衣。

现在的天气已经凉了,再不做冬衣,回头该把程阳给冷着了。

她上次给程阳准备的棉衣,并不足以抵挡寒冷的冬季侵袭。

她和陆行止的冬衣已经找崔红英做好了。

但是程阳的衣服,程月并不打算再找崔红英做。

虽然她也会简单的缝补和做衣服,但是她这不是懒嘛。

能外包的时候就外包,反正她的空间能复制,也不差这些棉花和布。

最主要的是,适当的求助别人,显示你的缺点,更容易的交到朋友。

正好徐宜和韩朔已经从知青大院搬了出来。

她再带上一些鸡蛋,一边可以恭贺他们搬家,一边也可以感谢他们前天对她的帮助。

徐宜和韩朔住的房子是春天去世的陈阿婆的。

由于老人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房子并不需要过多的打扫,随便的清理清理,就能住人了。

程月去的时候,徐宜正在厨房做饭,韩朔则在院子里面劈柴。

两个人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是看得出来,他们心里都有彼此。

“程同志。”韩朔停下劈柴的动作,冲着程月一个点头,算是打招呼。

徐宜听到声音从厨房里面出来。

她的脸色带着苍白,一手轻轻的扶着肚子。

“程同志,你来了,你快请屋里做。”

“这大冷天的,院子里面冷。”

程月看徐宜这个样子,提着篮子的手,又偷偷的往里面加了二两红糖。

她浅浅一笑,笑容温柔而平和,很容易的让人心生好感和亲近。

“你还在忙,我就不进去了。”

“我今天过来,是想要感谢你们前天对我的帮助,还有,顺便再来请你帮我一件事。”

“程同志,你客气了。”徐宜轻轻笑道,说话的声音虚弱。

“那天的事情,任何一个人看见了都会帮忙。”

“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分内的事情,你不需要过多的感谢。”

“还有,你帮我们找了房子,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感谢你呢。”

“你有什么事情,就尽管的说,我们能帮得上忙的,一定帮。”

“天冷了,我想要请你帮我弟弟做两身冬衣出来。”程月开口说明来意。

“棉花和布我都带来了,这里是一些红糖和鸡蛋。”

“徐知青,我看你脸色有些不好,要多多注意身体。”

“做冬衣是小事,你如果信任我,就把东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