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刘备之志,根基之地(1 / 1)

听得秦瑱问起志向,刘备陷入了沉默。徐庶在一旁看着,也是一言不发。说起来,刘备的志向,其实他也还未听过。君主有何志,这很重要。若是志向不够远大,便容易半途而废,当不得明主。在二人视线之中,刘备沉吟了许久,开口道:“如今汉室倾颓,奸臣并起。”“备不量力,亦欲还天下以大义,故于涿郡起兵,先伐黄巾,后讨董卓,奈何智计短浅,迄无所就。”“至于今日,兵马钱粮皆无,徒有虚名。”“奈何近日袁术又起,竟行谋篡之事,备虽不才,愿起一军,讨尽天下谋逆之辈,还我大汉太平盛世!”听罢刘备之言,秦瑱回身一笑道:“若是使君欲行此事,则如今正是大好时机!”不等刘备问话,他便迈步道:“自董卓以来,朝廷西迁,关东群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计其数。”“彼等蓄养门客部曲,私自相攻,以图壮大自身实力。”“将军若想伸大义于天下,则必当有一地以为根基。”听着秦瑱谈到了这里,刘备精神一振,急忙道:“先生此言正中要害,备飘零至今,已十数年,每每思之缘故,皆因无根基之地!”“但不知当今天下,何地可为我根基?”秦瑱闻之,并未说话,而是看向了徐庶道:“不知元直以为当今天下有何地可为根基?”徐庶见状,沉吟许久才道:“凡根基者,要么名正言顺,要么民心依附。”“观天下诸侯,无一不是乡中位上起兵。”“主公乃幽州人,距离此地千里,且袁绍势大,不可图也。”“虽为豫州牧,然则豫州大半为袁术所据!”“如此看来,只有徐州之地可也。”“从名义上,主公受陶使君之托,本当为徐州牧。”“从民心上来看,如今吕布颇为不得民心,民心向刘而不向吕。”“或可以小沛为根基,效仿高祖故事,击败吕布,重夺徐州!”刘备闻之,连连抚须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沛县乃高祖刘邦起家之地,以此地为根基,徐图徐州,再行起兵,或许就是他的宿命。而秦瑱看着这对君臣,摇头一笑道:“若是如此去想,则使君便是取得徐州,亦难稳居!”“要论取徐州最好时机,乃昔日陶谦让徐州之时,彼时徐州尚未经受战乱,曹袁根基未稳。”“如使君接受徐州,自可以此地成就一番霸业。”“可如今,徐州之地久经战乱,早已破败。”“使君今取徐州,须先败吕布,曹公见此,心忧使君做大,必然来攻。”“此地既无雄关,又无险要可守,使君如何对敌他人?”“再者,曹公今奉天子,若天子之名征讨,使君是抵抗还是不抵抗?”“若是抵抗,则使君之行,与谋逆无异!”“若不抵抗,则徐州顷刻便会化作他人所有!”“如此来看,徐州之地如何能占据?”这么说着,秦瑱不由感叹刘备的徐州情节真的很重,每次想要干大事的时候,都会想要夺取徐州。可现在不是官渡时期,那个时候刘备杀车胄取徐州,那是有衣带诏背书的。即便杀了车胄,对抗老曹兵马,那也是名正言顺。现在这个时间段,刘备要是灭了吕布,那就是给老曹作嫁衣!故而无论如何,徐州都是取不得的!而刘备听到秦瑱这番话语,顿时冷汗涔涔,亏得今天他来见秦瑱了,不然他用徐庶,还真准备再次夺回徐州。可现在一看,徐州之地,压根就是死局!当即,刘备便上前再拜道:“备资质鲁钝,今日得见先生,如拨云见月,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备当以何处为根基,方可成就大事?”徐庶亦是一脸好奇的看着秦瑱道:“子瑄以为何地可为根基?”二人一问,便见秦瑱想也不想便道:“淮南之地,可为根基!”淮南,就是后世安徽北部一带,东汉末年,特指九江、庐江北部、汝南南部等城。而恰好,淮南就是现在袁术的老家。故而一听这话,刘备便疑惑道:“淮南乃袁术根基之地,如何可为我军根基?”徐庶却是思考了一会儿,眼中精芒一闪道:“子瑄之意,莫非是趁此时机,攻灭袁术,取而代之?”秦瑱欣赏的看了徐庶一眼笑道:“正是如此,当今中原,使君居于沛县,曹操势大,不可图也。”“吕布已有根基,亦不可图。”“至于其他诸地,皆是鞭长莫及,唯有淮南一地可图某之!”“淮南虽为袁术之地,可现在却是取淮南之机也!”“因当今天下,朝廷虽然式微,然则余威尚在,袁家虽有四世三公之名,却行此谋逆之事,可见其已至末路。”“孙策、吕布与袁术决裂,便可见一斑!”“曹公拥立朝廷,也不能坐视袁术称帝,故早晚必伐之。”“再加上使君南下,袁术虽强,却难抵御四家齐攻。”“袁术一败,其麾下四散,淮南、庐江、汝南、广陵等地,顷刻便会成为无主之地。”“将军今为豫州牧,取豫州伐袁术正如本分,天下人亦难苛责。”“淮南之地,四通八达,北通徐州、兖州、豫州,南边可南下江东,乃兵家必争之地。”“将军若能取此地以为根基,便可以扫平豫州,将豫州之地收回麾下。”“此二地民殷国富,人口稠密,若能尽取,则可佣兵十余万,彼时若伐徐州,吕布该当如何抵挡?”“再者,北方曹袁早晚必有一战,待南方有变,使君便可趁势南下江东。”“若江东得手,则使君基业已成,进可攻,退可守。”“若进,自可直接北上迎奉天子,夺取中原。”“若退,便可坚守徐豫,遣一上将西进夺取荆益二州,与北方诸侯二分天下!”“以蜀中为基地,长江为命脉,用水路供应粮草,以荆州、豫州为前哨,待得时局变幻,再行进兵中原。”“彼时无论曹操还是袁绍占据北方,皆可并伐之,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如此说罢,秦瑱便停下了脚步,看着刘备与徐庶。只见刘备虎躯直颤,已是满面红光。什么叫顶级谋士,这就叫顶级谋士啊!不出远门,天下局势尽收于胸中,本来看着毫无机会的中原之地,竟硬生生给他找到一条制霸之路。当下,刘备便激动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先生真乃国士之才,请受备一拜。”说完,他便顿首一拜。徐庶听此,亦是点头笑道:“子瑄之言,果是深谋远虑,此策若能行,则我军大事可期矣!”这就是他非要拉着秦瑱出山的原因!他能帮刘备带兵征战,可他却给不了刘备一条明路。只有秦瑱这种眼光,才能帮刘备把握住大局!可以说,刘备这军师之位,只有秦瑱一人可以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