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万年难得一见的人才(1 / 2)

在场的所有人都紧盯着大屏幕。</P>

细细品味着这几句诗的意思。</P>

还没等他们对意思有个大概的理解。</P>

陈就手拿毛笔,沾染墨汁,再次落笔。</P>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P>

“……”</P>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P>

观众们还没想明白前面几句,又赶紧将目光放到了新写的文字上。</P>

“我靠,这真的写的是诗么!”</P>

“第一段都能把我背死了 ,这么长的诗,谁能背啊!”</P>

“如果我没想错的话,这段应该写的是琵琶女开始弹琵琶。”</P>

“这不用猜,这诗很好理解啊!不翻译细节,大致意思还是能翻译的。”</P>

“不用翻译,光看文字我仿佛已经听到琵琶声了!”</P>

“虽然我没听过琵琶,也不知道霓裳和六幺是什么,但这文字中表达的抑郁之情已经和我撞了个满怀!”</P>

“这首诗对感情的描写也太绝了!”</P>

“这就是古诗的力量吗?!”</P>

“为什么我学的那些只觉得繁杂难背?”</P>

台下的观众们讨论的很热烈。</P>

特别是那些才华粉,他们本来就有文学基础。</P>

对一些东西有自己的理解。</P>

和旁边的人讨论的畅快淋漓。</P>

至于那些小黑子和脑残粉,他们来之前还以为这是自己的主场。</P>

现在才发现是自己肤浅了。</P>

他们只有在旁边默默聆听的资格。</P>

“妈的,虽然我们是黑粉,但也不得不承认,陈就他写的诗就是强!”</P>

“兄弟,我好像要黑转粉了,怎么办?!”</P>

“给我稳住!”</P>

那些狂热粉丝则更加离谱。</P>

她们来之前还幻想着能嫁给陈就,想着能怎么着和陈就有点肢体接触。</P>

口号都准备好了。</P>

现在也没了声音。</P>

一个个的都乖巧的很,坐在那里默默听自己旁边的文学爱好者们分析这首诗。</P>

陈就的笔一刻也没停下。</P>

现在,毛笔就是他的兵器。</P>

这首诗也进入了前面最精彩的几句。</P>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P>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P>

“……”</P>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P>

“……”</P>

这一段,是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P>

也是经典中的经典。</P>

使用各种事物来形容琵琶声,让这幽怨的琵琶声仿佛要从诗里面跳出来一般。</P>

当年可是重点背诵段落。</P>

特别是那一句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P>

十次考试,八次就有这句。</P>

一句无声胜有声,将琵琶女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对画面的刻画,对读者的内心感触,拉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P>

在穿越过来之前那个古诗词能印刷厚厚的几大本书的世界,都能取得上等评价。</P>

在这个古诗词缺失的世界更不用说。</P>

宁静。</P>

现场观众铁一般的宁静。</P>

就和诗中所写的一样,此时无声胜有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