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日要忙政务,哪像我们这般轻闲?如果不是有事求你我可不敢进宫打扰你。”</P>
见商王妃说有事,太后也没不高兴:</P>
“有什么事你只管说,趁我现在还能做主,能替你们争取的尽量满足你们。”</P>
“我今日找你是来告状,我要告殷氏。”</P>
太后一时之间没想明白殷氏是谁,愣了一下问:“哪个殷氏?”</P>
“杨树安的夫人、奕行的母亲。”</P>
“她啊……”</P>
太后这两个字意味深长。</P>
“大娘娘,最近殷府死了个姑娘。</P>
原本这不算什么大事,可这个姑娘是殷氏表妹的女儿,是殷氏特意从应天府接到东京准备许配给奕行的。”</P>
听到最后一句话,太后皱了皱眉:</P>
“这些年她不是与奕行断了关系吗?怎么如今又干涉起奕行的婚事来?这个姑娘家世人品如何?”</P>
“人品如何我倒不清楚,不过家世很普通。姑娘的父亲连举人都不是。</P>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殷氏干涉奕行婚事的目的不纯。</P>
殷氏是没银子花用、所以想找一个她能控制的姑娘做奕行的妻子。”</P>
商王妃将殷氏的嫁妆被杨家贪了一事说了:</P>
“殷氏前些时候问奕行要银子,奕行将他的俸禄全给了殷氏。</P>
可殷氏不满意、问奕行要景家财产,奕行没有答应,说殷氏不配用景家的银子,所以殷氏才动了安插她的人到奕行身边的心思。”</P>
太后越听越恼怒。</P>
“殷氏怎地如此混账?她是杨夫人,不问杨家要银子、反倒贪前夫家的产业,这是何道理?”</P>
太后关注的重点不在杨家贪了殷氏的嫁妆,而在殷氏不应该觊觎景家产业。</P>
在太后看来,当年是殷氏自己要嫁杨树安,那是好是坏殷氏都需承受。</P>
但既然殷氏选择嫁了杨树安,那就不应该再觊觎景家产业。</P>
“就是,奕行碍于身份有苦说不出,可我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才到你面前告她的状。”</P>
“你想我怎么惩罚她?”</P>
“我想求大娘娘罚她去莲花庵清修,等奕行成亲后再接她回来。</P>
这样也不至于耽误奕行的婚事。”</P>
太后略想了想就应下:“我现在就让阿彩去殷府传我口谕。”</P>
对于太后而言,这实在是小事一桩。</P>
她本来就看殷氏不顺眼,哪怕商王妃说的话有夸张成分,她都不介意借着这个机会惩治殷氏。</P>
……</P>
殷府</P>
殷府正办着林姑娘的后事,却等来太后口谕:</P>
“殷氏德行不修,不睦夫婿、不慈儿女,令其去莲花庵清修。”</P>
太后的口谕中连殷氏的归期都没有。</P>
阿彩走后,殷氏软倒在地。</P>
王妈连忙扶起殷氏:“夫人,撑住。”</P>
殷氏紧紧抓住王妈的手:“你说,太后怎么会突然传下这样的口谕?”</P>
王妈犹豫着说:“是不是因为林姑娘的死?”</P>
“可月娥又不是我杀的,太后凭什么惩罚我?”</P>
王妈细想一下也不应该,可是事出总得有因。</P>
“要不问问少爷?”</P>
殷氏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你现在就去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