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路走来,已经有些饥渴。</P>
看见了熟悉的茶楼,将马拴在门外,直接找了角落坐下去。</P>
说书人坐在正堂前,讲神话三海经的故事——夸父追日。</P>
姚娘旁边坐了一些商客,私底下讨论朝堂之事:</P>
“话说先帝太渊有三子,忠鸿,忠德,忠暠三位皇子。如今的圣上是长子忠鸿,三年前登基后改国号大鸿,毕竟君臣有别,将其忠字改为宗。皇上并不是元慎太后所生,而是端淑皇贵妃的亲生儿子。所以即便皇帝已登基三年,太后依旧不服,太后有两子,也算得上文韬武略,至今,朝堂之事还未盖棺定论,皇帝势力依旧不稳。如今,暠王广招天下学士,看来是要造反呐!”</P>
“可别胡说,这是要杀头的。”</P>
“对对对,有些事都是谣传,千万不要对外人讲。”</P>
三个人小心翼翼的说着闲话,姚娘一脸严肃的坐在椅子上沉思。</P>
吃了饭,喝了茶,说书人也讲的差不多了。醒木重重一拍,说书人向大家鞠躬抱拳。</P>
有许多人给了赏赐,姚娘也不例外,放了几枚铜钱给他。</P>
先帝立储君,正常来讲都是立嫡立长。宗鸿皇帝只占了个长子,并不是皇后嫡出。</P>
看来,这个皇帝也是不简单呢!并非太后亲生也能当上皇帝。</P>
如今的宗鸿皇帝自己都已经有了皇后,有了孩子。</P>
楚秋皇后乃是三朝阁老赫归的长女,比当今圣上还要大上三岁。</P>
皇帝登基,势力不稳,端淑皇太妃便给他想了个法子——封后。赫家追随皇帝多年,满朝文武有一半的人都要给赫阁老三分薄面。</P>
赫阁老是开国功臣,宏才大略。</P>
元慎太后因为此事还生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气——要早知道让皇帝捡个漏的话,还不如让她的儿子娶了阁老的女儿。</P>
暠王是最小的皇子,又是元慎太后所生,所以对他宠爱有加。</P>
但皇宫有规矩,皇子与圣母相见的日子都是定好的——每月初一、十五宫中祭祀祈福之日,辰时进宫,午膳后离去。</P>
所以初一十五便是王权贵胄相聚之日。</P>
天亮时,姚娘骑马上山,山坡平整,多有人来往,去往道观烧香求子保平安。</P>
到了白凤山的门楼牌,远远的看见了道观的大门,有进出的香客从她面前走过。</P>
奉仙观</P>
姚娘下马,牵着马匹走在道观里,轻车熟路的来到后院,来到马厩,给马放一些草料和水,旁若无人的走到小草棚里,关上门。</P>
等她再出来时,已经是一个道姑的模样了。手里拿着拂尘,不急不慢的来到三清殿里跪下,轻轻的敲了一下磬,磬声绵延悠长。</P>
听到这个声音,前排的凌霄宝殿里那个十六七岁的小师妹瞬间喜笑颜开。</P>
“师姐,慧清是不是回来了?”</P>
坐在一旁的师姐眯着眼睛盯着小师妹:“不要这么心浮气躁的,吃饭的时候总归能看到她的。”</P>
午时,观内已无香客。</P>
小师妹从蒲团上跳起来,准备要奔跑的样子。</P>
“慧飞!好好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