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韬光养晦(2 / 2)

长欢食肆 四颗杨梅 1242 字 6个月前

流萤微垂着眸,被夸赞、被讽刺,态度也始终不卑不亢。</P>

“婢子以为,静王回京并非坏事!”</P>

宸王竖眉。她这是什么蠢话!静王回京,他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怎么就不是坏事了?</P>

流萤继续道:“静王此番回京的理由站不住脚。朝中也定有许多大臣不能心服。虽然皇命不可违,但他们会盯紧静王,只要静王行差踏错一步,就会被群起而攻之。”</P>

八角亭内陷入一片安静。</P>

宸王也逐渐冷静下来,慢慢思索流萤的话。</P>

“而且,”流萤声音低了些,“王爷最近行事略有些高调。御史台的大人们,已经颇有些不满了。”</P>

宸王才有些被安抚的情绪,立时又起了波动。</P>

“你一个婢女,怎会知道御史台大人们的事?”</P>

“婢子身边的小丫鬟,与御史台中丞府上的小厮是同乡。”虽是信口胡诌,但流萤毫无心虚。</P>

日理万机的宸王自然没空去查是哪个小厮,也不会过问是哪个小丫鬟。</P>

其实,她这话倒也没错。朝堂上,没有御史台大人们不想弹劾的人。</P>

宸王沉默了。</P>

流萤的话虽不中听,可细想他这半年行事的确有些高调。上个月,劝农司官员升迁,他举荐自己的人,被官家一口否决,莫非就是因此?还有……</P>

宸王背后生出一股冷意。</P>

他是有些得意忘形了。</P>

幕僚们也如同被当头棒喝,清醒了许多。</P>

官家正值盛年,近些年对朝堂的把控也越来越紧。朝堂之上,鲜少有人敢悖逆圣意。</P>

可他们这半年,竟然在官家的眼皮子底下拉拢党羽。一旦官家的忍耐到极点,那么宸王会面临什么样的下场,不言而喻。</P>

奉合先生看他们各个惊恐万状的样子,哂笑了一声,摇头道:“一群自诩聪慧的智者,还不如一个小娘子看得明白。”</P>

宸王此时,才正眼看流萤。</P>

“那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做?”</P>

流萤顿了下,道:“王爷什么都无需做。”</P>

做的越多,犯错的可能就越多。</P>

“静王回京后,必然会拉拢人心,扭转名声。王爷只需看着他出错,而后在静王遭弹劾时为他求情,博一个孝悌的名声。”</P>

流萤的话说得直白,众人自是明白了她的意思。</P>

宸王府这时要做的不是与静王争,而是不争,韬光养晦。</P>

“不错。”奉合先生道,“官家看重血亲,此番允许静王回京,也是为享天伦之乐。王爷做好一个儿子的本分即可。”</P>

连奉合先生都这样说,宸王的心终于定下了。</P>

“如此,就按照奉合先生说的,从今日起,王府开始韬光养晦,静观其变。”</P>

分明是流萤的主意,宸王却按到了奉合先生的头上。</P>

幕僚们心里有些异样,可也不曾表露。</P>

流萤退到众人身后,依旧是不争不抢的态度。</P>

这叫宸王有些满意。</P>

他心里有数,怒火也就消了。想着还是要去后院,但不是为了找姜明慧。</P>

许侧妃小意温柔,正好能给他安慰。</P>

他走出几步,忽又停了脚步,抬手指了下流萤。</P>

“日后,外书房议事,你也来旁听。”</P>

流萤屈膝应下,垂下的眸中没有太多喜色。</P>

为走到这一步,她花了一年时间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