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侍郎,军情传回没错,但陛下还未得知,先去禀报梁王,这不是勾结,是什么?”</P>
穆宸看着萧鹤川,知他记恨自己,瞪了他一眼。</P>
明帝最忌皇室与武将勾结,多次想要抑制武将,朝中文臣也是想要挟制武将,明帝几分怀疑,目光森然看着李怀瑾:</P>
“怀瑾,你可有什么想说的?”</P>
李怀瑾看着他们,没有一人在意那些阵前搏杀的士兵,在这里唇枪舌战,真是可笑:</P>
“陛下,军情传回长安已有三日,是林相告知臣,臣心中担忧”</P>
明帝知林相代持朝政,便不再追问。</P>
李珩心知肚明,他就是要让这些人勾心斗角,让朝中大乱,让他们对付李怀瑾和穆锦安。</P>
他私下分别与这些人有来有往,关系甚密。一边和这些人是盟友,一边挑拨林相,沈煜中,崔恒岭争夺宰相之位。</P>
沈煜中冷哼一声,不理会林相,看着穆宸,故意挑拨道:</P>
“穆将军,是心疼自己的儿子吧,上了战场,当为国战,怎可推三阻四”</P>
不待穆宸开口,李怀瑾瞪了一眼沈煜中,不想再浪费时间,铿锵有力道:</P>
“陛下,臣认为,国库先行拨款稳定军心,以应突袭,同应南诏,与其讲和立约,让我军有养精蓄锐,熟悉洱河,周边山脉的时间”</P>
左武卫大将军郭毅站出身来,此人威武正气,有勇有谋,战无不胜,约莫四五十岁,掷地有声道:</P>
“陛下,臣认为梁王殿下所言有理,除了南诏,现下平卢,范阳节度使安宣,常与北边欷雀族,芪璇族小战不断,恐几族联军来袭,我朝将士需得早做准备”</P>
“既南诏愿意讲和,不妨就此停战,休养生息,以应此后”</P>
王政仲,盛国第一大将军,智谋无双,明帝养子,现任御史大夫,清源县公,兼任河东,朔方等四镇节度使。</P>
进言道:“陛下,南诏与图铂族本就相互扶持,恐两族结盟,再不停战,百害而无一利”</P>
郭毅,王政仲,穆宸,穆锦安,江晏清,严屹,王淮炀,林相等人心中都认可这些提议,除了穆锦安知道南诏此时就是诚心讲和,其他人不知。</P>
所以一边讲和,一边休养生息,整顿军纪,提高士气,是最稳妥的法子。</P>
沈煜中假装恭顺,轻声道:</P>
“梁王殿下,国库现在没钱”</P>
太子李煦一向明哲保身,此前陷害沈贵妃与齐王私会,未得成功,他想得到陛下的认可,便冒险提议道:</P>
“父皇,若拿不出钱来,可让朝臣,王族,后宫,富户捐钱,都是为了盛国,儿臣愿带头,为父皇分忧”</P>
此言一出,引起众人不满。</P>
明帝犹豫不决。</P>
李怀瑾眼看着沈煜中,此前给沈煜中书信,不过是利用他减轻对太子妃江氏兄长的惩罚。</P>
江氏兄长是被冤枉,李怀瑾不想让忠臣蒙冤,他怎可能和沈煜中这样的奸臣同路,他眼眸幽深,质问道:</P>
“我朝经济繁荣,户部征收税赋,国库本该充裕,沈尚书,本王想问问你,你将钱挪用于何处?”</P>
沈煜中看了一眼陛下,他总不能说钱都花在后宫奢靡,也不能说赏赐给王公贵族得罪权势。</P>
明帝心知肚明,后宫开销甚大,伺候的宫女添了一万又一万,他低头沉默。</P>
沈煜中匆忙辩解道:</P>
“梁王殿下,勿要污蔑本官,本官一分未贪,若不信,户部账本就在朝英殿,王爷可亲自查账”</P>
李怀瑾唇角勾起一丝笑意,冷哼一声,他今日是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得到军粮,言语犀利道:</P>
“沈尚书,账本是你户部做的,你想用这些拖延时间吗,国库再空虚,也不至于拨不出这点银钱”</P>
“沈尚书一力主战,又不给将士粮草,让他们饿着肚子,在前线拼命,保你在后方荣华富贵”</P>
他的言语似是刀刃,步步紧逼:</P>
“沈尚书这是想要万千将士的性命吗,你意欲何为?是想消耗我盛国的军马,想造反吗?”</P>
此话一出,殿内忽静止片刻,沈煜中瞪着双眼,明帝面容不悦,眼眸闪过一丝怀疑。</P>
齐王李澈看着沈煜中,从前与他是亲戚,但看他在朝中越来越跋扈,为非作歹,心生厌恶。</P>
江晏清长舒一口气:“这小子,今日吃火药了?如此不留情面”</P>
随后朝臣们窃窃私语</P>
“这沈煜中是真想造反吗?”</P>
“是啊,他要打仗,又不给士兵粮草”</P>
“定是心有图谋”</P>
穆锦安心中猛然一惊,这李怀瑾说话也太犀利,一针见血,明帝虽昏沉,只要听到谋反二字,就能清醒几分。</P>
李怀瑾正是知道只有这样,明帝才能下令拨款。</P>
沈煜中气的指着李怀瑾,怒视道:</P>
“梁王,你这是血口喷人”</P>
沈煜中连忙跪下,望着明帝,惊恐道:</P>
“陛下,臣绝无此心,请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