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嘴角努力上扬,终于挤出一丝笑容。</P>
然而这笑容在李渊眼中却显得有些尴尬。</P>
李渊忍不住嫌弃的皱了皱眉,离他远了点。</P>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愣神半天,仍未发一言,只得再次低声催促。</P>
“陛下,该讲话了!”</P>
李世民这才如梦初醒。</P>
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向长安城的百姓们挥手致意。</P>
紧接着,他高声宣布:“朕的子民们!大唐在北疆与突厥人的战争,胜了!而且是大胜!”</P>
此言一出,整个玄武门下顿时沸腾起来!</P>
无数百姓高声欢呼,激动得手舞足蹈。</P>
他们的呐喊声、欢呼声汇聚成一股震耳欲聋的声浪!</P>
仿佛要将整个长安城都掀翻!!</P>
“大唐万岁!陛下万岁!”</P>
百姓们高呼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P>
这一刻,他们为大唐的辉煌而欢呼,为陛下的英明而呐喊!</P>
玄武门下,万人空巷,欢呼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天际都震破。</P>
这种热闹、激烈的气氛让人热血沸腾,仿佛每一个人都置身于这场欢庆的狂潮之中,共同见证着。</P>
百官丛中。</P>
房玄龄紧锁眉头,一脸焦急之色,口中喃喃。</P>
“陛下这是怎么了?”</P>
“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嘛,今日怎会如此失态?”</P>
长孙无忌闻言,轻叹一声,摇头道:“想来是陛下太过紧张了,克明,你可有法子让陛下松弛一些?”</P>
杜如晦嘴角微微一抽,露出几分无奈。</P>
“哎,这情形,只能让陛下深呼吸、放松心情了。”</P>
“太上皇在此,陛下难免受到些影响。”</P>
众臣听闻此言,纷纷点头称是。</P>
最近太上皇在崇文殿亲自监督陛下学习,严格得紧。</P>
陛下稍有疏忽,便难逃打手心的惩罚。</P>
加之课业繁重,每日的功课如山一般。</P>
到第二天都难以完成。</P>
导致陛下休息不佳,状态自然大不如前。</P>
“唉,想不到堂堂一国之君,竟会落到这步田地。”</P>
房玄龄叹息道:“陛下治国如烹小鲜,游刃有余,怎料学习却如愚公移山,步步维艰。”</P>
众臣闻言,皆是心有戚戚。</P>
所幸太子临朝,处理国事有条不紊。</P>
这才未让朝中大乱。</P>
在场的几位国公相视一眼,心中虽有万般吐槽,却也只能化作一声苦笑。</P>
这边,李世民磕磕碰碰地讲述完边境大捷的辉煌战果。</P>
言语间虽有些不流畅,却难掩其内心的激动。</P>
百姓们闻听捷报,无不欢呼雀跃,人潮涌动中充满了欢庆的气氛。</P>
突然。</P>
人群中一个嗓门洪亮的百姓高声发问:“陛下,听闻您与太子殿下互换身份,让太子临朝听政,而陛下您则专心学业,不知陛下对此感受如何啊?”</P>
李世民挺直腰杆。</P>
即便心中紧张不已,面上却不肯流露半分。</P>
他嘴角挂着一丝倔强的微笑,声音坚定地说道:“学习?”</P>
“那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P>
“朕此番作为,不仅是为了给太子树立榜样,更是要为天下所有读书人立下一个表率。”</P>
“对于朕而言,科举很简单,来日夺得榜首,也不过是时间问题。”</P>
此话一出。</P>
城下的百姓们再次响起了激烈的掌声,纷纷称赞着皇帝的文治武功。</P>
李世民见状,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高高挺起胸膛,再次吹捧着自己的光辉事迹。</P>
反观长孙无忌等人站在一旁,听着李世民的话,不由得满头黑线。</P>
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陛下这段时间的艰辛。</P>
书卷堆积如山,功课繁重难以完成。</P>
上课时打瞌睡还要被太上皇惩罚。</P>
甚至有时候把太上皇气狠了,还要被打手心。</P>
不但如此,还会借口处理政事来变相逃课。</P>
现在听他口口声声说学习简单,众人只觉得无言以对。</P>
却偏偏众人也不好意思戳破他。</P>
于是,大家都低头看地,或者相顾左右而言他,没人去看李世民。</P>
主要是……</P>
没眼看……实在是没眼看……</P>
甚至!就连李渊也投来鄙视的目光。</P>
显然对李世民的说辞不以为然。</P>
然而,李世民却似乎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中,嘴角挂着不服输的微笑。</P>
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严。</P>
一时之间!</P>
场面有些尴尬。</P>
而李世民则依旧硬撑着,不肯在众人面前露出半点疲态。</P>
正当场面陷入微妙的尴尬时。</P>
金钟之声骤然响起,如同天籁之音,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