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反击的希望(三)(2 / 2)

“什么时候能试飞?”李航着急问道。</P>

“你也太急了吧?刚把一款新飞机给你,你现在又惦记新的?喜新厌旧也不是你这么做的。”王竹有些无语了。</P>

“你不说,我也想不起这事。”</P>

“行,倒是怪上我了吧?”</P>

“老王,咱俩的关系,不至于。那就不问这事了,发动机串联的事搞定没有?”李航问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P>

发动机串联不是要以为是什么偏门,而是历史上二战各国都喜欢做的事。</P>

比较着名的就是莱特旋风1820发动机,属于九缸星型发动机。</P>

然后这个发动机单排减成7缸,叠一起就是14缸的R2600发动机,就是b25轰炸机的发动机。</P>

若是不减缸叠一起,那就是18缸的R3350发动机,b29的发动机。</P>

霍克二、霍克三用的发动机就是怀特R1820,伊16用的m25发动机就是这款发动机的苏联生产型号。</P>

然后m25发动机直接不减缸叠一起,就是m70\/m71发动机,图四轰炸机的发动机;若是减缸的话就是m82\/ASh82发动机,拉系列和图二轰炸机的发动机。</P>

这就是为什么李航这么在乎这发动机串联技术。</P>

因为m25和m25V发动机,他们都能生产,毕竟民27式c型战斗机就是这款发动机。</P>

这要是搞定了,不仅先进的战斗机能有发动机,轰炸机这边也不用担心了。</P>

而且要是学老美的话,还可以把飞机发动机安坦克上。</P>

估计二战也就老美有这么壕。</P>

当然,这种两发动机拼一起的技术不是特别难,毕竟你都掌握了发动机技术了。</P>

只是这种技术并不是大家都认可,没听说还能这么玩的,尤其是在没什么发动机工业的中国。</P>

王竹听到这话,张了张嘴,半天都没说出话,随后才勉强吐出几个字,“你当我是神仙吗?</P>

你许愿,我都能满足你不成?</P>

真当发动机串联那么容易?</P>

两年内你是别想了,基本上不可能。</P>

这得发动机技术吃透了才行,苏联人和日本人都没见得掌握这种发动机串联技术。”</P>

“我这不也是为了能解决自己的发动机问题吗?”李航一脸认真,“你想想,我们要是搞定这技术,轰炸机和更厉害的驱逐机不就有了发动机吗?难道老王你不想造出世界一流的驱逐机和轰炸机?”</P>

李航只能给王竹打打鸡血,毕竟能解决发动机的问题,就能少很多事。</P>

就说即将面世那款战斗机的发动机R1830,这已经算是单排发动机的极限了。</P>

而且一旦美国参战,想要买发动机可就不容易了,最好还是自己能生产最好。</P>

毕竟风冷式发动机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好掌握的,更麻烦的液冷式发动机就别想了,没那个技术实力。</P>

风冷式发动机想要获得更大的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单排变双排,省事,还简单。</P>

“你就知道用激将法。但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的发动机技术很薄弱,先把目前的发动机技术吃透了再说。</P>

还有个问题,就是制造发动机的材料,你可得想办法,我们没法自产的。”王竹提醒着对方。</P>

“只要你们能搞定技术,原材料这些我来想办法。”</P>

听到有希望,李航自然有干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