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春妮拿着镰刀就出了门。
她家的稻子比村人的稻子早了些,已经到了正式收割的时候,要不是为了这培训班,她今天早上就应该下田了的。
见春妮走了,本村的几人,包括杨跃进、杨大凤等,也匆匆回了家。他们拿了镰刀就去了春妮地里。
要学别人的技术,总要有所表示。既然春妮家今天要割谷子,他们理当帮帮忙。
春妮看到来帮忙的,笑了。
总算,农夫与蛇的故事并不是那么多。
春妮家水田并不多,四亩地而已,因为人多,大家又都忙到了大半夜。谷子竟然一天都收完了。
下了班到田里帮忙的何宴清瞠目结舌。为了割谷子,他还特地调了休,准备明后两天在家帮忙呢!
“今天天气好,谷子都收了水汽了!”楚老太爷腰不疼了,腿也不酸了,和老太太一起把谷子堆成堆。
李老头娴熟地捞着谷子里的稻杆残渣。
下了班的楚杰和李大拙被抓了壮丁,把堆成山的谷子铲进箩篼里,挑回屋。
楚楚和辞辞也来帮忙,一个坐在铲子里,一个推,玩得不亦乐乎。
就连做客的林枫晚一家三口也来帮忙。
楚老太太看着院子里忙忙碌碌的身影,笑得一脸慈和。
忙好啊!忙才有奔头呢!
第二天,昨天那群人又来了。
这次他们学乖了,除了偶尔交头接耳外,并不敢大声喧哗。
就连昨天跟春妮呛声的女同志也来了,一个人静静地待在角落里,生怕被春妮注意到。
然而,春妮并没有把她放心上。
这让那女同志心底涌上了一丝不甘与委屈,默默地看着春妮,眼圈里竟然有泪珠滚动。
春妮才懒得管她,她又不是她妈!
这次她依然没教学。
就有人不解了,“你是不是不想教我们啊?”
春妮觉得这群小孩子还真不好带。
“大家都一个不少又来了这儿,那证明大家学习的决心还是有的。学习决心有了,那学习态度端不端正呢?”春妮黑着个脸,仿佛又回到了站在讲台上的时光。
众人面面相觑。
“杨老师,你说我们态度咋就不端正了呢?”杨跃进有人相伴,也就不怕他大姑了,索信直接问出了口。
“杨跃进同志就不错,不懂就问,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
算了。再打哑谜他们一样听不懂,还是直说算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春妮还是原来那个杨老师。
“既然都是来学习,为什么不带上纸笔。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种植平菇涉及到原料配比等多方面,你们又不是天才,一口气记得完这些么!”
众人恍然大悟。
而后,狮子山就留下了杨春妮严谨认真负责的传说。
这边,春妮的平菇种植培训班开得红红火火,狮子乡不少人家都尝试着种植平菇。
另一边,一年一度的秋收开始了!
今年的秋收跟往年不一样。
“今年可是种的旱育秧啊!”
“这秧子好啊!害虫病都少了。”
“这穗子,可比以前那个长。”
“谷粒也饱满。”
“……”
狮子山乃至全沱县的人都在夸赞旱育秧,好像好话说的越多,收成越来一样。
今年稻谷的收成,也确实如他们所愿,比去年多出了一两成。
那沉甸甸的稻穗就像是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农民,虽已老迈,却带着生的希望。
靠天吃饭的农民们,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们知道春妮不收礼,就悄悄地把家里拿得出手的干蘑菇木耳,山上新鲜无比的野菜,几颗鸡蛋,甚至一捆柴,放在了春妮家门口。
礼虽轻,情义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