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报纸就大篇幅的报道了,丰和木会被人枪杀在自己的办公室内。</P>
还特意指出,是有狙击手在五百米开外,使用九九式步枪,远程狙杀。</P>
这个报道一经刊出,就引来了人们的热议。</P>
自然议论的关注点,并不唯一。</P>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拍手称快!</P>
大骂一声,投敌卖国者,没有一个会有好下场的。</P>
然而,也有为丰和木会感到惋惜、痛恨凶手之人,这类人自然是那些投敌叛变人员,他们与丰和木会有着相同的立场。</P>
至于军统的人,则更关注楚锦程,如何能使用有效射程,仅有四百六十米的九九式步枪,成功击杀五百米开外的丰和木会。</P>
这个问题困扰着他们,因为他们知道,一般情况下,这种距离超出了枪械的有效射程范围。</P>
所以,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楚锦程是如何做到的。</P>
楚锦程端起枪,眼神专注而坚定。</P>
他的手指轻触扳机,仿佛与枪械融为一体。</P>
每一次射击,都是那么精准无误,仿佛他与枪械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P>
他的射击技能堪称高超,这不仅源于他对枪械的热爱和执着,更离不开他日复一日的训练。</P>
他熟知每一种枪械的特点和性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精准的调整。</P>
然而,楚锦程的真正厉害之处还在于他对枪械的改进。</P>
他深入研究枪械的工作原理,不断尝试改进射击的精准度和射程。</P>
他仔细琢磨每一个零部件,寻找提升性能的方法。</P>
经过他的改进,枪械仿佛焕发出新的活力,射击变得更加稳定和精准。</P>
楚锦程此次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因为前世,楚锦程就是一个枪械爱好者,再加上是一个战地军医,有条件研究。</P>
所以对于枪械改造还是比较精通的。</P>
这也是楚锦程敢于使用六点六毫米步枪,而不怕暴露的原因。</P>
还有一个就是,他想以此在军统那边,增加自己的筹码。</P>
在军统内部会议上,特工们对楚锦程的枪法展开了激烈讨论。</P>
“他一定是用了特殊的瞄准镜或枪弹。”有人猜测道。</P>
“不,也许他掌握了某种独特的射击技巧。”另一个人反驳道。</P>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特工站起来说:“无论他用了什么方法,这都证明他是一个对枪械极其了解的人才。”</P>
“我们必须将他变成我们的人,这样的人才一旦被对手,将其收为己用,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大地损失。</P>
军统金陵站站长,沉思片刻,下令道:“派出一组精英特工,务必将这个杀手找到。同时,加强对其他抗日组织的监控,不能让他们趁机作乱,浑水摸鱼的把水给搅混了。”</P>
他深知这次超远距离的狙杀任务将引发的巨大影响。</P>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举动将如同蝴蝶效应般引发一连串的事件。</P>
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各方的震惊和关注。</P>
人们对这起狙杀事件感到惶恐不安,社会秩序开始动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