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韩昭昭讲述着她在京城的生活。
兄妹五人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韩昭昭跟着舅舅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去了村里大食堂。
舅舅已经去村里交了一斤粮票一块钱,作为韩昭昭这两天的伙食费。
现在,韩昭昭也可以在村里大食堂吃大锅饭了。
村里的大食堂是一所青砖结构的院子,听表哥介绍,以前是村里唯一一个地主的房子。
现在地主被打倒去看牛棚,这所房子成了以前的村委现在改称大队部。
食堂是地主家以前的库房,高大结实,大五间,能容下全村三百多口子人同时就餐。
餐厅里没有桌子凳子,摆了一行行木板,是整棵圆木破开的原木板,钉上木棍当桌腿,很有一种粗犷美感。
唯一可惜的,就是没有打磨刷漆,被人撒的汤水痕迹多,显得有些脏。
凳子也是长木板,没钉木头腿,间隔着用土坯石头支起来。韩昭昭坐下,轻轻晃晃屁股,咳,还挺稳!
全村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气氛真是热闹。
“哟,刘三叔,这就是你们家京城来的外甥女?长的真好看!”姥爷在族里排行老三,被村里晚辈称呼刘三叔。
村民们好奇的打量大城市来的小客人,议论纷纷。
“啧啧,还是京城的水土养人,看看这小闺女,长的真俊!”
姥爷听了洋洋得意,“我们家就没有丑人!长的俊和水土有啥关系?
京城那么大,也有长的难看的。咱们村虽然小,长的俊的也有不老少。
要说水土,京城大多是苦水井,可没咱村里的老井水甜。”
“哈哈哈,这话不假!咱们村后生姑娘都挺俊,有句话不是说了吗?深山出俊鸟!
咱们就是穿的不好,打扮打扮哪一个拉出来也不能说丑!”
一个村的,就五六个大姓,另外还有逃难来的十几家散户,多年以来互相结亲,亲戚套亲戚,还真没外人。
好话都爱听,大家哈哈大笑,大食堂内一片大和谐景象。
韩昭昭四处观察,还真没有发现尖酸刻薄的粗鄙之人出现。
相反,这里让她想起了前世的农村老家,感觉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等饭菜上桌,韩昭昭傻眼了!
这都是啥呀?猪食?
韩昭昭看着眼前的粗瓷大碗,黑褐色的粘粘乎乎的汤水,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碗里是神马东西。她肚子饿的咕噜噜响,却食欲顿消。
“吃吧!这是地瓜面子野菜糊糊,挺好吃的!”大表姐刘小芹把碗往她面前推了推。
韩昭昭不敢下嘴,旁边的村民们却没什么顾虑,每个都无比虔诚的端着碗吸溜吸溜喝的香甜。
周围的人都在偷偷瞅她,韩昭昭表示绝对不做不合群的人,也端起碗来,拿出武大郎的勇气,轻轻啜了一小口。
“咳咳,咳咳!”这是啥味儿哟?
泔水似的,苦、涩、拉嗓子不说,还带着一股烂地瓜的味道,还真是地瓜面做的,不过是烂地瓜磨成的面子。
“咋了?吃不惯?嘿嘿,味道是不咋好,不过这糊糊里用的可是纯粮食,不是替代粮。
村里年前种的地瓜没来的及收,冻地里了。是冻伤,不是腐烂,放心吃吧,味道不好,吃了却绝对不伤人。”
二表哥刘向北低头笑着对她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