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镇远公府,罗家(2 / 2)

“安静!不要交头接耳!”</P>

江停认真审题,对于外界的声音充耳不闻。</P>

第一场经义,第二场诗词照样轻松拿下,到第三场考试来临,考试已经过去了三天。</P>

最后一场考试依旧是重中之重,江停微微提起精神,拿到考题。</P>

这次的八股文题目是“好仁者无以尚之。”</P>

“好仁者无以尚之”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P>

是孔子对其弟子颜回的评价,他认为颜回对仁德的追求和坚守已经鲜有人能及了。而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所赞赏的。</P>

江停轻轻笑了笑。</P>

这次的题对于她来说并不难。</P>

这题考察的便是考生对“好仁”这一品德的理解,论述“好仁”为何崇高。</P>

她的思路清晰。酝酿片刻,提笔疾书,笔走龙蛇,一行字出现。</P>

首先便是破题——“圣人论人之成德,有以好仁之笃言者,有以恶不仁之至言者。”</P>

破了题后面自然简单多了,就像是有了中心论点的论文,只要围绕中心不偏题便好。</P>

时间悄然流逝,待到最后一笔落下,江停轻轻舒了一口气,放下笔,轻轻活络着疼痛的手关节。</P>

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交了卷,江停轻松地走出考场。</P>

考场外,考生们表情各异:有的人面色苍白,显然考得非常不好;有的人面带微笑,看着就是胸有成竹的模样;还有的人如释重负,像是终于得到了解放欢天喜地的离开。</P>

在门口,江停与张让碰了面。</P>

没有多说什么,两人一同去吃了饭。</P>

如今考完了府试,成绩也得等个两三天,来到洛阳两人自然要去游玩一番。</P>

但今天两人都是有些累了,闲聊了几句后便各自回去休息了。</P>

第二日,张让一大早就找到了江停,他本就是属于温润公子的长相,今天又是穿上了一身淡黄色的衣裳,整个人都显得格外俊俏。</P>

“江兄,快,我们去参加赏花宴”</P>

“赏花宴?”</P>

“对呀,镇远公家举办的,听说还有个比赛呢”</P>

江停是恶补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对于这镇远公自然也不陌生。</P>

当年大周建国之初,四邻虎视,危若累卵之际,一位名叫罗也的人横空出世,以雷霆之势屡建奇勋,最终得到开国皇帝钦赐“镇远公”爵位,赋予重任,坐镇大周北疆。</P>

在罗也镇守的十年岁月里,北方的鞑靼部落闻其威名,皆畏缩不前,未敢越雷池半步。直至罗也因积年旧疾骤然离世,鞑靼方觅得良机,蠢蠢欲动。</P>

然而时间渐渐过去,昔日威震边陲的罗氏家族已非昔比。</P>

罗也的几位嫡子虽各有千秋,但至孙辈时,却显露出人才凋零的现象。</P>

如今执掌镇远公爵位的罗将,倒是一群酒囊饭袋中的清流,他才智过人,是罗家后代中鲜少具有先祖能耐的人。</P>

罗将膝下仅有一子一女,女儿已入了宫,贵为皇妃;其子则性情顽劣,无所事事。</P>

罗将一不做二不休,将儿子送到了边关,本意是磨砺,谁能料到,这一做法竟成送羊入虎口,令爱子身陷险境,不幸罹难。</P>

儿子死后,罗将身边便只剩下一个孙子,年纪与江停相仿,成为罗家仅存的血脉与希望。</P>

江停看着对面眼高于顶,神色傲然的少年,心中差不多已经了然。</P>

这应该就是罗将那个孙子罗子穆了。</P>

江停默默收回了目光,这一看就是个熊孩子,还是少接触为好。</P>

但下一秒。</P>

“你,对,说的就是你,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