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1)

算了,手洗吧。但是叶小珍抱着衣服出来,半天没找着洗衣粉。突然想到谢林安那块万能肥皂,她无语的想,莫非……衣服也是靠它?林兴华看到她抱着衣服发呆,又看她在屋里转来转去,便猜到她想做什么。“小珍,你是在找洗衣服的肥皂吗?就在院子里石槽上。”叶小珍:“……”还真是那块?不是,该不会那块肥皂不光谢林安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靠它,而且他们全家都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靠它吧?这一家的汉子过得可真糙的,她人都麻了。她找遍了这个家,真的除了这块肥皂外,再没有见到能洗头洗澡或者是洗衣服的东西。石槽旁边有个老式的压水井,叶小珍先压了一盆水出来,先把那肥皂给洗了一遍,再用肥皂洗衣服。夏天的衣服好洗,很快就洗好了。他们家有口的压水井还挺方便的,在叶小珍的记忆里,叶家就没这玩意儿,用水还得去河边打水回来。她听叶正国和孙青商量过,说是要在院子里打一口水井。但价格不便宜,说了几年了也没打出来。午饭后,叶小珍想洗头,但是他们家没有洗发水。她的厨房里倒是有不少洗涤用品,但就是没洗头发的。愁得她……作为一个傻子,她要怎么委婉的告诉谢林安,应该给家里买瓶洗发水呢?算了,再忍一天。这时林兴华拿了把锄头在院子里磨,又告诉叶小珍说:“小珍,爷爷下午在对面那个坡挖土,你站在咱家院子里就能看到我。等我出去后,你就把院门锁好,谁来叫门也别开。要是有坏人来,你就大声喊,我听得到。”叶小珍点头答应下来。他扛着锄头拎着一壶水一瘸一拐的就出门了。他的腿是天生的,据说右腿比左腿短了一截。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穿定制的鞋就可以。但因为思想环境还有钱,各种局限,他楞是瘸了大半辈子。整个下午她都没事,叶小珍进了自己的厨房里,准备蒸馒头吃。面粉配比好后丢进和面机。很好,电和燃气都是能正常使用的。她从厨房出来,又在家里找到几个竹子蒸笼刷洗干净备用。为避免说不清,又拿了一些家里的面粉放进现代厨房里,造成她用家里的厨房蒸馒头的假象。面和好了,又丢进醒面箱里发酵。再出来烧火,准备。外头叠了五个蒸笼,象征性的烧了几把火。她在自己的厨房里蒸了十笼馒头。对面坡的林兴华看到了家里的炊烟,但想着叶小珍在娘家也干家务,没什么可担心的。傻是傻一些,会干活,听话,还孝顺,会心疼人。这孙媳妇怎么也不亏。馒头蒸得差不多了,捏了一下,又软又香甜。蒸得非常成功。弄好之后她又把馒头挪出来,放进家里的蒸笼里。装了五笼,剩下的全都装进竹子做的筲箕里。筲箕清洗干净,铺上白色的蒸布就好了。大概五点多林兴华就扛着锄头回来了,一进院子里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小珍,蒸馒头啦?”叶小珍放下手里的活儿从屋里出来,接过他手里的锄头,又笑着道:“爷爷,吃馒头。”林兴华乐得不行,哈哈大笑,“好好,我林老拐也过上了回家能吃上热乎的日子。”他赶紧洗了手,去试试叶小珍做的馒头什么味道。拿在手里感觉好软和,与他们自己蒸的馒头大不一样。咬一口就更软和了,这哪里像馒头啊,反正他没吃过这么软和香甜的馒头。“这是你蒸的?”叶小珍点点头。“嘿,这馒头好吃,不像我们自己做的,又老又硬,冷了干了还能当砖头使。”他很快就吃完了一下,又点评道:“就是吧,看着不小,但好像没用多少面粉,不顶饿。”叶小珍又拿一个给他,“爷爷,多吃。”林兴华摆手道:“不了不了,留着林安回来吃吧。”他这是不知道她蒸了多少,一会儿等看到她蒸了多少他就得犯愁了。叶小珍转身回厨房去,端了一大筲箕出来。林兴华眼睛都直了,“咋蒸了这么多馒头?”天呐,这怎么吃得完?叶小珍往厨房一指,“还有。”“啊?还有?”林兴华急忙跑去厨房看,看到还有一筲箕,而且锅里还有五蒸笼。林兴华身子晃了晃,看着叶小珍嘴皮子直哆嗦。但到底是没舍得骂她,又急忙去看面粉袋子。咦,别看馒头不少,面粉竟然没少多少。也是了,她那馒头看着大个,捏在一起就一小团,所以用不了多少面粉。但是……那也不少了啊。林兴华看着叶小珍,语重心长的说:“小珍呐,咱会蒸馒头是好事,但是不能一次弄这么多。你看,现在家里就你和我,林安晚上才回来,也才三个人,咱们三个人吃不了多久。现在天气热,要是吃不完就坏了,浪费了。”他一说完,叶小珍就接过话去,“爷爷,拿去卖。”嗯?“拿出去卖?”“对,拿去卖。”叶小珍把家里的竹背篓拿出来,在里边垫上稻草,再把蒸笼布垫上去。馒头挨着一圈一圈的堆成花,装满之后,再用粗布盖上。叶小珍笑着对林兴华说:“爷爷,去卖。”林兴华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好好,趁着天还没黑,咱们拿去卖。”一个背篓可装不完,两人一人弄一个背篓,挨村挨户的卖馒头去。先在小西沟村里推销。“咱家自己蒸的馒头,又白又软。街上七分钱一个,咱乡里乡亲的,我们就卖五分钱一个。”“你这馒头看着倒是白,不过能好吃吗?”“当然啊。”林兴华立刻拿起一个掰给围观的人,“来来,先尝后买,要是觉得不好吃咱就不买。”叶小珍对她的馒头有信心,这蛋糕一样的口感,还是奶香味的。对从来没吃过这些东西的人来说,只要尝了一口,他们根本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