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后太子(2 / 2)

大明虾亲王 易容和 1524 字 6个月前

朱标的耳朵一下就竖立起来。</P>

马皇后双手一摊,道:“没问。”</P>

“哎呦喂,妹子,你咋就没问呢?”</P>

作为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朱元璋,有着深深的老农思想,最想知道的就是基业传承和子孙安危。</P>

可以说,朱元璋的所有谋划,都是围绕着这两点进行,否则也不会连皇子的吃喝拉撒,甚至是起个名字都要立祖训。</P>

马皇后满腔心思都在好大孙的病情上面,见老朱这般没心没肺,不免没好气地道:“没问就是没问,怎么,你有意见?”</P>

“妹子,咱怎么能有意见!”</P>

陪笑的朱元璋自觉理亏,可面子挂不住,见好大儿的目光也注视在车子上,顿时转移怒气值:“标儿……”</P>

知父莫若子。</P>

朱标太了解自己这个老爹了,每次在老娘的面前吃瘪,就会将怒火转移到儿子们的身上加倍找回来。</P>

听到老爹的叫声,朱标一个激灵急忙先发制人,道:“爹,虾先生的身份来历是否需要隐瞒?”</P>

一语惊醒梦中人。</P>

得到提醒的朱元璋一下就想到更多,就连马皇后的心思都从好大孙身上转移到这个话题上。</P>

“妹子,你怎么看?”</P>

“重八,虾仁的真实来历不能泄露,这影响太大。”</P>

七百年后的人能知晓未来。</P>

皇帝想知道王朝命运,太子想知道是否登基功绩如何,皇子想知道是否有机会,官员想知道个人和家族命运……</P>

现在还处于胡惟庸案时期,以朱洪武的嗜杀,要是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好规避逢凶化吉……</P>

这要是谁都知道,岂不是乱套了?</P>

这样的人所带来的变数很大,还是要隐藏一些为好。</P>

朱元璋摸着鼻子说道:“妹子说得对,那要找个什么借口呢?”</P>

朱标喜读唐诗崇拜李白,想到一首诗灵机一动:“父皇,何不说先生是从白玉京来历练的传人!”</P>

朱元璋一拍脑袋,说道:“标儿的这个主意好,这样虾仁有些未卜先知的本事也就说得过去了。妹子,等治好了咱大孙,你先跟虾仁沟通一下,以免他说漏嘴了。”</P>

“好!”</P>

马皇后一口应允,她认为虾仁还是很好沟通的。</P>

朱元璋招手叫来一人,说道:“蒋瓛,一个个吩咐下去,虾先生来自白玉京的事,谁也不许泄露出去。”</P>

朱元璋这是先入为主地告诉在场的人,而后再传出去,就完全坐实了虾仁是来自白玉京。</P>

谁要是再找虾仁预知未来,就能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拒绝,还能以学艺不精为由搪塞过去。</P>

也绝了在场的人的胡乱猜测,手段不可谓不高明。</P>

“对了重八,虾仁说牛痘能预防天花!”</P>

马皇后将虾仁所说关于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说了一遍,还说了自己的想法。</P>

朱元璋大喜,思索一番说到:“去把毛骧提来,朕让他戴罪立功。”</P>

毛骧追随朱元璋忠心耿耿,在胡惟庸案中立下汗马功劳。</P>

由于胡惟庸案牵连甚广,为了平息众怒,朱元璋将毛骧全家下狱待斩。</P>

说实话,毛骧非常好用,朱元璋是有些舍不得杀的,要是毛骧能秘密试验出牛痘有效,不介意让他戴罪立功。</P>

“重八,你回宫吧,这里有我和标儿就行了。”</P>

“行,妹子,那咱现在就回去了。”</P>

好大孙生死已交给天意,朱元璋留在这里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毫不犹豫地启程回京。</P>

皇太孙染天花,帝后和太子都在这小村,消息要是传入朝野,必将引起轩然大波。</P>

要是有人推波助澜,危害更甚。</P>

老朱回京坐镇,这只是其一。</P>

老朱和朱皇后都是精明之人,回过神来就感到事有蹊跷。</P>

沿途所过,并无爆发天花迹象。</P>

以皇太孙的防护,怎么就染上了天花?</P>

染病的人,除了太医,都是太孙身边的人。</P>

这天花,似乎是奔着太孙去的。</P>

无论是巧合还是阴谋,朱元璋都誓必调查此事。</P>

“标儿,雄英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好的,你且先去歇息。”</P>

马皇后见好大儿两只黑眼圈满脸疲惫,就让他先去休息,接着看向汽车,秀眉一皱叫人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