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1 / 1)

“我不会用职权谋私,但现在有这个衡量标准,我也会拿这个来做事。”“只要是有利于办案,而且不违背党规党纪,国家法律,公众良俗,我觉得都可以去做。”“规则既然是这么定的,我也会去遵守,不是吗?”杨东不会以权谋私,对于那些贪污腐败的干部,他一万个不同意饶恕。可对于这些罪责并不严重,而且主动交代问题,并且贡献的确很大的,他也会适度的帮一下。做干部,做领导,要灵活,脑筋不能死。脑筋死的话,坐不到高位。“那就行。”关木山听到杨东这番话之后,也就松了口气,放下心来。只要杨东不违法不违规就行,可别真的以权谋私。说到底杨东还是在以权谋公的范畴之内,虽然说出去不好听,容易遭人非议,但是身为领导干部,也得有这样的魄力和手段,也要有这样的胆魄。看来杨东已经清楚,该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干部了。不走两极化,两极化也就是不极端的刚,不极端的妥协。太过于刚是不好的,在体制内不会有好下场。太容易妥协也不好,很容易丧失原则性。杨东这么做就刚刚好。而且还把公事办了,具体到这个犯错干部,还会感激他,一举两得。“你这么说的意思是不是,你这个亲戚,堂伯之前是干部,但这个干部犯过错,已经被免除职务了?”“你现在找顾同部长,是想重新起复这个干部,是不是?”关木山很聪明,杨东没有说的那么详细,他已经猜出前因后果。“是的,因为他交代的东西,的确是巨大贡献,完全能够弥补他所犯的错。”虽然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多数时候组织还是会给其机会。毕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才是主要。党组织,国家,纪委的目的,都是为了挽救犯错干部,使其积极改正,走上一条正确的路。如果只是单纯的处理掉了,除了短暂的震慑一下其他干部之外,毫无意义,这也背离了纪委这个部门设立的初衷。“直接说,是谁啊?”关木山开口,想问的明白一点,直接一点。“开阳县前税务局的局长,杨旭。”杨东回答。“陈万军的事情,我得谢谢你,换了其他巡视组,可没这么好的心思,去帮一个犯错的常委,可能直接进行双规操作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陈万军的仕途也就彻底结束了,不会和现在这样,从轻处理。”“看在这件事的份上,我跟你一起去找顾同。”关木山直面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帮杨东解决这个人事,也就是帮杨旭重新起复。杨东现在没什么牌,只能用自己的职权来帮顾同的人减轻处罚,但这么做虽然组织不反对,但也不提倡。万一事情做多了,还是有风险的。总不能看着一个前途无量的小家伙,倒在这件事上面。这也是自己这个做领导的疏忽和责任。“领导,您不必如此的,不能牵扯到您。”杨东听懂了关木山的话,脸色不禁一变。关木山直接摆手,拦住杨东要说的话。“行了,跟我别这么客套了。”“我帮你,也是因为你帮了陈万军,给了他解释的机会。”“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也得领你的情,帮你办一件事。”关木山心里想的很明白,所以说的话也就很直接和直白了。杨东闻言,也就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