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迦太坚又不是大食教徒,他跟大食教仅仅是合作利用关系,何况,尊者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不可能把老命就此丢在中国。 一心尊者刚刚脱身,大食教徒两名使者,便为潇湘一剑和古今一线所杀,文天教所部一起表示感激感谢九嶷山,掌门闵逸尘眼看大食教的太阳神,和命运神率大队已到。 而伊斯天使专属铜号角的声音,在黑夜里听起来、显得异常诡异,大伙不知城内、到底有多少大食教徒,但仅凭他们几个有限的江湖兄弟,显然是不可能战胜三女神和诸天使的。 趁混乱之际、出城是上策!闵逸尘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和许一盟等沟通,许一盟也早有此意,并说明自己暂时还要留下。 九嶷诸子惊愕劝说无效,因而文天教兄弟,由古今一线前辈统领,双方趁着殿前军所部激战,寻找大食教徒薄弱且空虚处逼近东门。 谁料到,万能神却堵在城门核心位置,万能彩绸上下飞舞、纵横翻卷,数丈之内,几乎无人能贴近交战。 殿前军武士死的死、伤的伤,几乎由且战且退到能退则退,文天教众和九嶷诸子立时停住,思考是立即迎战,还是暂时规避。 如果众人与万能神混战,虽然败没身死不大可能,但拖延时间让太阳神诸天使追至,这倒很有可能,毕竟大伙已久战力疲。 想战胜万能神、和她身边随时支援的天使、贤能等大食教的精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大伙还是死路,怎么办? 时候已不多了,一旦官军失去声威、势弱退怯,大食教徒围攻而上,想出城更是不可能的。 奇迹终于出现了,万能神在听到身边木丝邻属下汇报后,挥挥手责令身后黄衣贤能领队督战。 而她的马鹿突然飞起,彩带卷起殿前军攻入城门的一名大内高手,向深不可测的天外黑幕抛掷而去,大周的殿前军又折损了一员大将。 看来,大批官军是目前大食教徒的主要敌人,必须尽快将侵入的官军全部消灭,不然,默那姐姐会怪罪自己作战不力,万能神内心疑虑极大。 只是九嶷诸子和许一盟等不知道,因为安东天使的暗中相助,万能神被引出主控防守死位,使他们的出逃成为可能。 而唯一的黄衣贤能率部死战,身受重伤仍未能阻挡、这一帮江湖好汉,一心尊者远远目睹,却不敢上前相助,一群老少总算杀出京兆府。 果然,命运神和太阳神将城中、所有待命的精英部下,全部引领到兴庆宫附近,黑、白、绿三部木丝邻圣斗士、在太阳神和诸天使的指点杀伐下,很快,大周官军就开始兵败如山倒。 而在城内等候接应的韩令坤等殿前军武士,以及其余突进城内侥幸活命的大内高手,眼看结局不利、抢先混战,拼命杀出城外,只留下一群不知死活的大周官军兄弟掩护殿后。 文天教的人马匆忙提前离开,经此彻夜一战,随东瀛小妖而来的大周朝廷的武士,四人受伤或被擒、三人战死,幸亏有陈思让率部接应,整个三万大周官军,三停折了两停,至天亮逃出城外的、四门所剩将士不足万人。 韩令坤、李筠等诸将不敢耽搁停留,除薄云天、潘龙战死,孙方谏被俘,孙行友负伤、井上俊叛逃外,各率率残兵败将先后回京请罪。 这一次所谓偷袭,并未给大食教带来多大损失,反而提高了大食教的警觉,未来木子因等中原豪杰,若攻打大食教将带来一定难度。 好在文天教等、各派英雄好汉死伤有限,这一仗给城中的黎民百姓、看到了微弱的希望,至少这千百年的汉唐帝都,还没有被当朝君王遗弃啊。 周皇郭荣获悉王师败没、大发雷霆,尤其是听闻井上俊反叛朝廷,更是震怒不已,即令将韩令坤、李筠等主将撤职查办。 都点检张永德当庭禀告,说井上俊其人来历不明,应即刻发兵将其碎尸万段,以谢西征两万将士冤魂,并追究所有渎职官员。 赵匡胤知道其言外之意,井上俊乃是他听信李崇博之言、认为可用,其人品着实未加考量,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崇博眼看无法隐瞒,为了不暴露契丹细作身份,不得不向周皇谢罪,言及自己对东瀛小妖查证不慎,误导都指挥使、致使朝廷损失巨大,罪该万死倘蒙陛下不弃,情愿将功赎罪、战死沙场。 都指挥使赵匡胤仍然出列请罪,既然李崇博已经说明原委,他自己有所解脱,不便落井下石,否则得罪同僚树敌太多,并不是权力进取的必经之路,这一点都点检张永德让他感悟良多。 所以,赵匡胤趁机积极表现,发誓洗涮从军耻辱,向周皇言明、愿领兵五万甲胄出战,并高调宣誓:若不能战胜大食教徒,当马革裹尸,以报陛下圣恩,郭荣这才龙颜舒展。 赵匡胤又顺势而为,进言周皇郭荣,再为韩令坤、李筠等将领保举,希望皇上给其戴罪立功的机会。 周皇点头、同意二次发兵,嘉奖诸将安邦定国、奋勇当先,再立高平不世之功,并责令限期一月,彻底剿灭盘踞京兆府的、所有危害黎民百姓的大食邪教徒。 文武群臣高呼圣明、退出朝堂,这一次除了韩令坤、陈思让和李筠等,赵匡胤还保举了王审琦、和高怀德等四员随行大将,兵分三路避敌锋芒,计划亲率慕容延钊和石守信、仇超等万余人马猛攻西门。 陈思让、李崇博和薛训、张仁谦等主副将,各率马步军八千余战南门;韩令坤、李筠、张令铎、向训等主副将,亦各率马步军八千战北门。 三路大军在头一天晚间,提前埋伏指定位置,并于申时同时发起攻城行动。 当木子因率武林群英、决意死战大食教徒,本想乘大食教徒防备松懈、出其不意偷袭,但派人探知伊斯兰姆已有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