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1 / 1)

而在承天门的右侧的千步廊中,还有一群人满脸的疑惑,且带着丝丝的惊慌。袁可立站在一个高台之上,“诸位同僚,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本阁受陛下委托,宣布两件事情。其一,主持今日的百官封印仪式,各部院主官按照念到的顺序,依次上前,由铸印局大使检查后,交由孙阁老封存!”“吏部!”吏部尚书房壮丽捧着一个木盒上前,取出吏部的大印交给了铸印局大使,一番检查之后,又放回了印盒之中,而后孙承宗和李若涟两人贴上了内阁和锦衣卫的封条。吏部的封印就算是完成了。有了吏部的打样,各部官员效仿,进度快了许多。只是两刻钟的时间,北京城内数十个部院、衙门的官印全部封完,过程很是神圣。这也让所有官员都松了口气,贴上封条就代表要放假了,辛苦一年了也该休息了。“第二件事情,陛下让本阁转告诸位,今年不开除夕群臣宴,诸位可以回家陪自己的家人,群臣宴改到与北讨大军回归之时的庆功宴上。”此话一出,众人瞬间喜笑颜开。说实话,去参加群臣宴是真没啥意思,即便皇帝说随意,但他们真的能随意、敢随意吗?而且都是光禄寺做出的菜肴,真不一定合他们的胃口。规矩又多,吃又吃不好,哪里有自己在家里吃的舒服。而且上一次先一批回来的北讨军士的犒赏,那才叫美味佳肴。“除了此事之外,为了让诸位能过一个开心、满意的年,朝廷决定,提前发放正月的俸禄,且各位的年终考核的奖励也一同发放,另赏米一石,猪肉、羊肉、鱼各三十斤、鸡鸭各五只,御酒一壶,一会儿诸位就可以回到各衙门领取了。”“陛下万岁!”“陛下万岁!”……这一举动,让百官开心不已。这些东西合起来可能也就二两银子不到,但却是比二十两银子的效果要很多,这说明皇帝对衙门的信任。端午有粽子、中秋有月饼,而且都是根据各自户籍配送的,皇帝那叫一个仁义。“诸位,安静一下,本阁知道诸位等不及了,但本阁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保证诸位更开心,但肯定也有一些人不开心。”在众人惴惴不安和好奇的神色中,袁可立朗声道:“陛下说了,大家辛苦工作了一年了,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为了鼓励大家,特选出二十名官员予以奖励,按照陛下的原话,这二十人就是崇祯三年的优秀官员!本官念到谁,谁就快速上台,领取奖励!”“火器研究院火炮司博士焦勖!”“格物院院长程屯溪!”“农业研究院番薯科助教张应发!”“五城兵马司东城兵马司检校袁孝贤!”……一个个被念到的名字上了高台,排成了一排。看着略微激动、局促的官员们,袁可立轻笑了一声,继续高声道:“陛下口谕,尔等吃苦赖劳、尽心尽责……忠于朝廷,着文华殿大学士孙承宗代朕给诸位授予优秀官员文书,另每人赏赐白银六百六十六两、御宴一桌!”红色的荣誉文书和淡黄色大明皇家银行的汇票、银锭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极为喜庆。众人很是羡慕,评选标准是什么,他们不清楚,也没问,但他们相信皇帝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作假。他们羡慕的不是银子,而是那份文书。有了这份文书,代表着这些人已经进入皇帝的视线中,以后升迁那都是优先。至于为什么?因为在北京城的官员近两千人,选出二十人,这就足够了。官员们激动了,可百姓们就不干了。“他妈的,真是无……天下乌鸦一般黑呀!”“你莫名奇妙的抽什么风?想死你离我们远一些!”“瞧瞧这现场,官员们先是发俸禄和年终奖励,又是评选优秀官员,有一个普通人……胥吏吗?”“你这话我不敢苟同,这些官员既然能被选出来,那就说明能力、忠心等等是得到认可的,朝廷给赏赐怎么了?没有他们管理,那么多的事情,谁做?他们是靠自身能力,又不是溜须拍马获得的,以皇帝的秉性绝对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出现,你这是在质疑皇帝的决定?”“别乱扣帽子,我当然不会质疑皇帝的决定,这些官员有能力我也承认,可下面的胥吏呢?他们动动嘴,胥吏跑断腿,还不是都是胥吏们亲自完成的?”“啧啧……朝廷没有给胥吏们没有给月钱吗?按你这意思,陛下亲征草原和辽东,取得大捷,还得给我们发奖励?”“前段时间宁远招商大会,我听苏州那边的商人顺嘴说过几句,皇帝在苏州说做事的三个层次: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情做正确。胥吏就是把事情做正确,没有官员做规划和掌控方向,胥吏能把事情做正确吗?你信不信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呵呵,这种话你们也信?”“呵呵?你简直就是活脱脱的逆子,那北海一尺厚的冰都没有你嘴硬。”“这种人都要远离,说不定哪天搞点事情出来连累我们!”……百姓们小声的议论着,绝大多数都是羡慕,也有小部分的满脸不屑。袁可立站在高台之上,似乎是听见了非议声,随手一挥,一群军士朝着人群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