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苍山战船是三层的,是三百料的战船,满载时为二十四万斤,除去自重,可载物十二万斤,但这只是理想情况下,还要考虑物体的体积等等多方因素。最下层是装的是压舱石,现在装有蒸汽机后,压舱石就不需要了,全部改成煤炭和锅炉用水,臣等计算过,第三层可以装煤炭两万到三万斤左右,我们在湖上测试过连续行驶五十里,耗煤五百斤左右,按照这个推算,一艘满载的苍山战船可以航行两千里左右。”PS:《南船记》和龙江船厂的资料显示,朝廷对各种战船的底板有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战座船四百料者底厚二寸八分,二百料者二寸二分,苍山船为两寸五,介与两百和四百料之间,就按三百料算吧。“两千里吗?”崇祯眉头皱了皱,这比预料的少了一些。知道直捣黄龙、千里斩首计划的袁可立、孙承宗、侯恂等人眉头也是皱了皱,脸色也凝重了起来。王徵见皇帝和几人皱眉头,就知道皇帝对航程不太满意。于是立刻解释道:“陛下,如果是近海之战,一场战斗顶多两三个时辰,三五千斤煤炭就足够了,如果是外海或者去海外,有两种办法解决,一是设立中途的转运之地,中途加几次煤炭,二是带几艘补给船,苍山战船之所以只能拉两万斤煤炭,那是因为第二三层有其他用途,如果第二层不住人、甲板不用于战斗,一艘船可以装十万斤煤炭,足够两艘船跑五千里了,如果再算上人力、风力、洋流等等,两艘船跑个六七千里是没问题了。即便中途没有煤炭,砍树充当煤炭也行的,差是差了点,但好在胜过人力了。综上所述,臣以为,航程问题倒是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听着王徵的解释和给出的方案,崇祯错愕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关心则乱,倒是将补给船给忘了。哪怕是后世海军那么牛了,都依旧有补给船随行。既然能弄出补给船,那就直捣黄龙的计划就有能实施的基础条件了。想到这里,崇祯眉头舒展了过来,看向王徵,淡淡道:“王爱卿,你继续自评吧!”“臣遵旨!”王徵虽然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就缓了过来,但还是继续道:“第二项是测试操控和灵活性,三百米和一百五十米间距都非常的轻松。但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们拟定会多测试一段时间,不同的速度与横舵柄转动之间的关系,做出一份操作手册,只要背熟了手册,即便是没有太大的经验,也能操控、躲避、转弯等等。”说到这里,王徵看向了刚刚测试的舵手楚启均。“按照刚刚楚启均的操作,现在的横舵柄有些过于沉重了,尤其是在速度很大的时候,操作很困难,需要两个人合力才行。臣等的想法是对尾舵、横舵柄等进行改良,或者说跟蒸汽机连动,或者以水轮的方式带动横舵柄的转动,争取达到一个人能轻松操控,且更加的精准!以操控性和灵活性来看,倒是和普通的苍山船差不多,也能给个满分。”“有想法就好!”崇祯没有发表言论,实在是不懂,只能支持。“第三项则是进攻,诸位应当看过了,调整后的苍山战船的威力远胜于普通的同级别战船,无论是静止还是行驶中的进攻,实战时都能以三段式覆盖。”
第1727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