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之一。</P>
才子佳人遇知音。</P>
乔生,一个来自晋宁的年轻人,自幼便才华横溢,名声远扬。</P>
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他的命运却似乎并不顺畅,生活困顿,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侠义之心。</P>
他与顾生交好,顾生离世后,乔生时常接济顾生的妻子儿女,体现了他的仁厚之心。</P>
乔生的才情,也让他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赏识。</P>
这位官员视乔生为知己,彼此以文会友,情谊深重。</P>
命运无常,官员因故离世,家中老小无法返乡,乔生不惜倾家荡产,亲自护送官员的灵柩,跋山涉水,往返二千余里。</P>
他的义举,赢得了文人学士的广泛赞誉,但家境也因此越发衰落。</P>
晋宁,有一位史孝廉,他有一个女儿名叫连城,不仅擅长刺绣,还通晓诗书。</P>
史孝廉对她宠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P>
她曾绣出一幅《倦绣图》,并邀请城中的少年们题诗,意在挑选一个才情出众的夫君。</P>
乔生得知这个事情后,去观看了连城诱的《倦绣图》,献上自己的诗作</P>
慵鬟高髻绿婆娑,</P>
早向兰窗绣碧荷。</P>
刺到鸳鸯魂欲断,</P>
暗停针线蹙双蛾。</P>
他又称赞连城的刺绣技艺:</P>
绣线挑来似写生,</P>
幅中花鸟自天成。</P>
当年织锦非长技,</P>
幸把回文感圣明。</P>
连城看到乔生的诗后,对乔生的才情大为赞赏,心中暗自倾慕。</P>
史孝廉却认为乔生家境贫寒,并不适合作为女儿的夫婿。</P>
连城对乔生的才情和人品深信不疑,甚至派婢女向乔生送去钱财,资助他读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