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十年教训(2 / 2)

黄生会意,说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天津提前准备。”杨解放点了点头,又道:“天津只是桥头堡,北京才是政治中心。你要想办法把手伸到四九城去。”黄生顿感压力山大,说道:“我当尽力而为。”杨解放拍拍他的肩,说道:“放轻松点,事情没那么难办。我在天津给你准备了一百万大洋,足够你打开局面的。”黄生立刻面露喜色,说道:“还是小司令想得周到!这下我有信心了。”

杨解放告诉黄生去天津等着孙传芳,他自己则在犯迷糊:我是该南下寻找教员呢?还是在北边等着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就不继续想。回头让人把初一找来,说道:“一哥,这次严打行动能这么成功,你提供的情报功不可没啊!”初一回道:“这都是小司令提前布置的,我哪有什么功劳?”杨解放笑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烟台的局势稳定了,你也没必要继续躲在暗处了。我准备成立一个军情局,直属司令部。你来做这个局长,负责跟各地的情报组联络以及安排、协调他们的工作。”初一以前就负责青龙寨的包打听工作,资历老,对兄弟们又很照顾,大家都服他,他也没推辞,说道:“好的。要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请小司令教我!”

第二天,曲同丰约见杨解放,杨解放很愉快地接见了他。曲同丰还真回了一趟福山,他听说杨解放把整个东山划给了谢葆璋扩建海军学校,就立刻赶来烟台。杨解放笑问道:“曲校长,是不是考虑好了?”曲同丰说道:“小司令,你打算建一个多大规模的陆军军校?”杨解放回道:“自然不会比海军学校规模小。我这里挑选了两千多名有高小以上学历的新兵,除了挑选出五六百人进入海军学校,剩下都归陆军学校训练。”曲同丰认同道:“规模确实不小了,你打算施行几年学制?”杨解放道:“先训练一年吧!一年以后,大部分人会被输送到各部队担任基层军官。选拔出一些优秀学员继续深造,培养成更高级别的军官。”曲同丰点头道:“我明白了,这事交给我吧!我定能把事情办好!”杨解放道:“那就拜托曲校长了!关于军校的选址,你有什么想法?”曲同丰回道:“既然东山办了个烟台海军学校,那就在西山办一个烟台陆军学校吧。”

刚送走曲同丰,高蕙兰就领着高文、高尧父子进来了。高文是杨解放邀请来的。白浪本来想推荐高文出任海阳县县长,杨解放没有同意,让他那个便宜老爹吴老抠正式做了县长,却把高文招来了烟台。杨解放很是高兴地把高文迎进会客室,说道:“这次把你招来烟台,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请你来做!”高文笑道:“小杨,别客气!我又不是外人,有话直说。”杨解放道:“我想搞一个希望工程,想来想去,也只有你最合适。”高文立刻摇手道:“搞工程我没经验,只怕干不好,还是换别人来吧!”杨解放解释道:“这个希望工程是一个人才培养工程。简单来说,我要在整个胶东地区每一个乡村开办一所希望小学,实施七年免费义务教育,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有书可读。大伯,你一直很注重子弟的教育,哪怕没钱开办新式小学,也会尽最大的能力筹钱兴办社学。现在不需要你为钱烦恼,专心办学就好,你能胜任吧!放心!办学的钱都是我合法合规赚来的。”

高文苦笑了一下,说道:“你还记着这个事情啊?行吧!学校我可以承办。但是这老师不好找啊!我一个乡下人,不认识几个读书人,想要招聘到足够多的老师不容易啊!你得给我支个招。”杨解放道:“事情我都想好了,就等你来执行。我们先在烟台创办一所中专级别的师范学校。有高小学历经过考试合格后便可录取入学。为我们将来兴办小学培养老师。至于现阶段,先在民间招聘老师代课过渡。”高文微微想了一下,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师范学校一样缺少老师。”杨解放回道:“谢婉莹小姐现在烟台,她可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在教育界很有影响力。请她帮忙介绍一批老师过来,想来不难。要是能请到她来学校执教那就更好了。”

高蕙兰插口道:“你连姐姐都喊上了,还不能把人留下?”杨解放苦笑道:“不过是随口喊了一句,哪能当真?”高蕙兰道:“那可不一定。只要姐姐喊得甜,什么事情办不成?一个姐姐能帮你办个医院,另一个姐姐还不能帮你办个师范学校?”一听她这语气就知道,大小姐这是对自己有怨气啊!看来以后要注意点,真不能姐姐妹妹地乱喊。

自从杨解放跟牟家联姻,高蕙兰就没搭理他。眼瞅着杨解放身边的女子越来越多,她也暗自着急。心里打定了主意,再不能给别人腾地方了,得把那些烂桃花赶走才行。

高文怕两人吵起来,连忙开口说道:“这事交给我来办好了。小杨,你事情多,就不要插手这些细枝末节了!”杨解放应道:“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中国现在有四万万又四千万人口,仅我们山东就有三千多万;十年生聚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抄心,但是这十年教训必须抓紧。不仅仅是在胶东地区,将来我的地盘扩大了,这义务教育也要推而广之。大伯,教育方面我就全权托付给您了!”

杨解放与高文谈完,高尧才开口说道:“小杨,现在整个胶东地区,每一个乡镇集市都有我们的合作社。烟台城里的那些大商人,现在都得看我们眼色。”杨解放道:“这是好事啊!你今天不只是来报喜的吧?”高尧讪笑道:“规模现在是上来了,可每天的运输压力太大,马匹严重不足。”杨解放就知道他没事不会来找自己,来找自己准没好事,于是问道:“你有没有计算过?需要多少马匹能彻底解决运输问题?”高尧早有准备,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两千。”杨解放道:“你可真敢要啊!现在我手里包括种马、母马以及刚出生的马崽子也才两千出头。”高尧道:“能不能再买些东洋马回来?还别说,这东洋马真不赖!”杨解放摇头道:“上次大规模购买已经引起了日本马政局的关注。再想大规模采购只怕很难。你自己想办法在国内买些马回来吧,要多买些母马。我们手里头现在有一批种马,得想办法跟本土马配种,培育出适应本地的新品种出来。人家日本在搞三十年马政计划,我们也得有一个自己的马匹改良计划。这件事就顺便交给你来办了。”

高尧只得答应,接着又道:“还有就是道路太烂了,能不能让各县把道路修一修?”杨解放回道:“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事情我早有计划,不过要等到秋收以后才能启动。”高尧无奈,说道:“那现在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