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镇固金汤,眈眈视六王。
地吞百越尽,祚翦二周长。
雉堞存余烈,丸泥少异方。
青牛背上客,长笑过咸阳!”
少年望着墙上挂着的仇十洲《函谷关》,口中吟道。但见少年头戴簪缨王帽,身穿四爪明黄色龙袍,眉宇间虽稚气未消,但也掩盖不了其身上散发出的贵气。
“他今日情况如何?”
“启禀殿下,王探花已经能起身了,就是腿脚还不大方便,李太医说是仍需静养几日看看。”一名随侍太监照实答道。
“去瞧瞧。”少年正是当今圣孙,年仅十一岁。
......
“妈,妹妹。”院子里传来薛蟠的声音,屋里伺候的丫头也急急避在一边,免得冲撞了自家大爷,白白挨一顿打。
香菱那样漂亮,又是太太当众办了席,开了脸的都不如大爷的意,更遑论她们这些丫头片子。
“给大爷请安。”丫头们齐声弯膝行礼,在薛姨妈的允许下都各自放下手中的活计一一退了下去。
“是不是攸儿的事有眉目了?”薛姨妈投向希冀的目光,神色激动,心里想道。这么多天过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妈,妹妹,你们瞧这玉佩是不是攸兄弟随身带的那块?我瞧着特像。”薛蟠毫不犹豫的将玉佩交到母亲手中,当下询问道。
薛姨妈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又上下校验了一下,觉得有些似是而非,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把玉佩转递给女儿宝钗,口中问道:“蟠儿,这东西在哪里寻得的?”
“不是我寻得,是蝌兄弟送来家的,他人就在院门外候着,妈可是要叫他?”薛蟠摇头晃脑道。
“快把他喊进屋来。”
“好,妈。”薛蟠去后不久,便将薛蝌带进了屋。趁这空挡,薛姨妈征求了宝钗对玉佩的意见,宝钗心里对此确实有七八分把握,只是她是个从不轻易下决定的人,无十分把握,绝不出手。
加上顾忌母亲心中的疙瘩,她不得已回答说:“女儿也瞧不大准,母亲不如等蝌兄弟来了,细问才好。”
薛姨妈点了点头,安抚似的拍了拍宝钗的手,语重心长道:“妈这么做都是为你好,你一定要明白。我知道你心有不甘,可再不甘又能如何呢?就算你过得了妈这一关,你舅舅,舅母那边呢?宝钗啊,这世上的许多事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将来能达到的高度。这便是命!”
“妈。我......”宝钗正欲开口,但见薛蟠和薛蝌兄弟两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宝钗立时转过身,将悬在眼眶里的泪水硬生生憋了回去,然后笑脸相迎道:“蝌兄弟,母亲叫你来是想问问玉佩的事。”
薛蝌思路清晰,谈吐清爽,令人耳目一新,前因后果,一一阐述。
“好,这事情你办的极好,回头我赏你五十两银子。”薛姨妈夸赞道。
“太太对我和妹妹视如己出,又恩重如山,我怎敢受太太的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