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意甲决赛六(2 / 2)

摩德纳落后三分。

比分虽然还没有被彻底拉开,但摩德纳二号位接连碰壁的状态终归是影响到了整支队伍的气势。

场下,朱利安尼也发现了特斯恩的不对劲,先后叫了一个暂停、二换三,都没有起色。

此刻,摩德纳的进攻基本靠两位主攻了,更准确的是Lin。

四号位,又是一个快速的平拉开:

面对一个半人的拦网,林铭佑并没有发力、抢速度:

佩鲁甲教练组对自己的习惯性线路研究过:小斜线、直线、后区压底的队员脚下站位明显与帕隆斯基在前排进攻时有点不一样。

站位更靠前,防守圈缩的也更小了。

“啪!”

林铭佑在空中撑了一下,获得短暂滞空后,轻拍直线后区,还是自由人的身后。

卡拉奇身高受限、上手够不着;

塞门纽克离得够远,脚下也来不及,紧赶慢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球压在场地后区。

过了这三点轮。

几轮下来,看穿佩鲁甲的意图后,他自然不会客气。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第二局,划水打酱油,让队友出风头也就算了,该站出来时还得站出来。

这不是循环赛,这是决赛,还是本赛季最后的冠军争夺战,该出手时就得出手。

这种情况下,德赛科自是乐意让Lin多打,毕竟相较于帕隆斯基,Lin的成功率才是队伍中最稳妥的。

当然,还有副攻的牵扯必不可少。

林铭佑的想法很简单:在前排时一定要多得分,主要精力放在进攻上,手法一定要活,要出其不意、变化多端。

后排时,防守一定要在上点档,尤其是调整强攻时,机会一定要抓住......

只有这样才能打乱佩鲁甲赛前的针对性限制措施。

发力扣球少了,更多的是轻抹、高压吊球,滞空借手。

当然,若是在往返当中有机会时,他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强打一板。

一人扛一队,几乎是明晃晃的个人秀,佩鲁甲却毫无办法,赛前的那点准备,早就抛之脑后.....

第三局,林铭佑几乎承包了佩鲁甲一大半的球权:

12扣8中,还有1分的发球。

按照这样的势头,单局10分妥妥的。

朱利安尼看着计分板上,分差逐渐缩小,直至反超,领先2分,他的目光也定格到了Lin的身上。

越看越喜欢,当初的自己怎么这么英明,这么有远见的呢?

怎么就将这块“瑰宝”挖到的呢?

几乎是送上门的礼物......

欣赏与自恋的同时,眼神中不禁闪过了一抹担忧:

如此优秀的Lin,摩德纳给出的2年合同,还能有后续吗?

拒绝长期合约,2年后呢?

对了,可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