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带着你们的人进大棚培育秧苗了,剩下的大棚我们尽量用两天时间把大棚搭建起来。”
朱老师:“好,辛苦你们了,那我们下午就开始培育秧苗。
小秦同志,那些种子要先培育玉米,你这边有什么需要嘱咐的,等进入大棚,我们要怎么做?”
秦雨甜:“朱老师,我们等会先带一袋玉米种子和一袋红薯种在过去,我看人手还是很充足。
还有朱老师你们有什么建议呢?我还是要跟你们几位老爷子学习,我们以前在村里也没人教,都是自己在家琢磨。
我只是高中毕业就下乡了,经验也是没法跟你们几位老爷子比拟的。”
一位瘦瘦高高的小老头站起来说道:“你们下乡也不会种地,就只会拖后腿,现在什么人都可以来这里乱指挥,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就会装模作样的。”
秦雨甜:???这人是不是有病吧!自己跟他又没有认识,怎么有点针对自己的感觉呢?
霍衍捏紧了拳头,还是秦雨甜把手覆盖在他的拳头上,摇了摇头,示意他放轻松,不要跟不相关的计较。
自己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是所有人都会长脑子的。
两人还是有点默契的,秦雨甜才把手覆盖在霍衍手上的时候,霍衍捏紧的拳头就慢慢松开了。
霍衍不想媳妇受一点点的气,只是今天才刚来,不想给秦爷爷惹事。
秦雨甜:“请问这位老师,种地需不需要科学种地?你们天天都在研究怎么样才能让我们国家的人能吃饱,有饭吃。
我们是年轻,没有您老经验丰富,但是我们在村里已经种植了两年了,那时候我跟我丈夫两人就是因为大棚才结婚的。
我们先在自己家里培育秧苗的,我们还是有点担心说出来没人会相信,我只能在不断的努力。
等到培育成功了,我们带着村长和大队还有几位村里碎嘴子的大娘大婶,去看了我们自己辛辛苦苦培育成功的秧苗。
等他们看过后,又面临着搭建大棚需要的本钱,我们就忙着购买材料,在乡下,要买的水泥钢筋是很困难的,还是我二哥帮忙买的。
我最早开始弄大棚的材料是我丈夫每天下工后去后山背回来的,没有钢筋,我们大棚小,就在山脚下砍了竹子来搭建。
塑料就是用村里的化肥口袋里的塑料袋粘起来的。温度管控是端着火盆在大棚里,大家在猫冬,我们三个人换着给大棚里加温。
等了一个月,哦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很好,我们还是成功了,只是时间有点久。
我们就反复实验,从秋天到冬天,还是成功了,所以我们就开始分工。
大队长和村长去公社批地,我们夫妻俩就去找材料,那个冬天村里的人也忙碌起来,杂事也少了,每天打架,吵架的都少了。
我觉得我们累点,苦点没事,只要不一天的闹腾就行。
最后我们村里的蔬菜卖到了省城,公社领导就忙着下乡来看,看到我们村里大棚蔬菜种的很好,就商量着让我把全部种植经验写下来,推广到各个大队。
我们村里因为这样减少了收入,我们又把蔬菜让出去,重新培育水果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