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边精锐连战空(五)(2 / 2)

后汉长夜 十年卧雪 1515 字 3个月前

从中平二年年底开始,帝国境内的叛乱便呈越演越烈之势,各州官府虽尽力围剿,但叛乱非但没有平息,甚至连一些原本祥和的地区,也因无法忍受越来越重的赋税,而揭竿而起。这其中,闹得最大的那出,发生在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联合前中山相张纯,乌桓丘力居等,于渔阳称帝,人称“渔阳天子”。

这位渔阳天子,臣民不过十余万,可却整整闹了两年,数败官军,直到中平六年,方才被击败,远遁塞外。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大汉天子也已经行将入木。只是不知这位“大汉天子”,在弥留之际,看着舆图东北角的“渔阳天子”时,心中,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滋味。

不过,中平二年的张温,显然并不会知道这场大败竟然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因此,他现在所想的,并不是如何弥补大败所带来的损失,而是怎么样,将罪责变成功劳。

“周将军,若将此战结果如实上报,你将难逃入狱之罪。”张温将周慎召到大帐中,竖起右脚,边灌着酒壶中的烈酒,边道。

“将军若能替慎脱罪,慎这条命,便是将军您的!”周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边叩着响头,边道,“慎早年积聚了三万家私,全部送给将军您。”

张温一听,乐了:“哈哈哈,周将军不必多虑,某有一计,可使将军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还请将军示下。”

“李文侯不是死在美阳了吗?那场仗,不知是谁打的呢?”

“那自然是将军您啊。”

“没错。我们不仅在美阳砍掉了叛贼李文侯的头颅,而且,还斩杀了四万多叛贼。不知此功,可封侯乎?”

“将军高明,将军高明!”周慎连声赞道,然后眉头一拧:“只是不知董卓这老革,会否上书与我等刁难?”

张温剑眉一弯:“这样,你先回去。本将自有办法。”

周慎应声告退。张温又找来孙坚,向他询问如何对付董卓之事。

张温、周慎、孙坚等一伙都是关东人,街亭一战后,张温更是将孙坚引为心腹。所以,张温在跟周慎谈话时,孙坚就一直躲在幕后,因此,张温与周慎的计策,也被孙坚听得一清二楚。

张温给孙坚也留了一份功劳——斩首千余级,这个战绩,封侯虽然不及,但二三十万钱的赏赐是跑不了的。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因此孙坚也坚定地站在了张温一边,帮助他对付董卓。

“将军数以陛下的诏书召董卓前来商议军事,可这董卓,却始终不肯来,回答使者时,还出言不逊。宜以召不时至,陈军法斩之。”

张温一听,眉毛一舒,接着又绷紧了:“可卓素着威名于河、陇之间,今日杀之,西行无依。”

孙坚急了:“明公亲率王师,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

孙坚说得急切,可张温的内心,却反而更加动摇:董卓曾拜在袁隗门下,今日杀之,恐惹非议。

“文台,你先出去吧。此事,本将自有分晓。”

最后,张温决定,分出些许功劳给董卓,来换取他的沉默。

中平三年正月初,张温报捷的军书送抵雒阳,汉帝一看“张温军斩首五万余级,而且韩遂等贼皆胆寒,远遁西州。”不禁大喜,当即派使者前往长安,拜车骑将军张温为太尉,封破虏将军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同时,汉帝也批准了张温休兵储粮的建议,对周慎的辞呈也准以批准,并赐钱三十万,以肯定他对大汉的贡献。

一时之间,天下人无不为张温等的胜利而欢呼。而张温的威望,也达到了足以与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相提并论的地步,因为他是本朝百多年来,第一位在外地被任命为三公的官员。至于那埋骨西州的八万多军士?很遗憾,他们已经不会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