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的刀法,不是汉刀九式,也不是弯刀六式,而是两者兼有,虽然乍看上去,会让人产生“邯郸学步”的感觉,但看久了才会惊讶地发现,这套刀法,其实是专为这把刀而生,柔和了直刀的长处,又弥补了弯刀的不足。
“将军既然来了,为何久久不曾作声。”王凌刀身一挺,厚长的刀身中立刻迸出一股蛮狠之气,直吹得庭院角落的那棵树“沙沙”作响。
“彦云好厉害的刀法。”梁祯鼓掌称赞道。
“将军谬赞了。”王凌扯下蒙着眼的黑布,收刀入鞘。
梁祯耸耸肩,在庭院另一侧的蒲团上坐下:“我想听听王家的底线,真正的。”
王凌将巨型弯刀扛在肩上,两个兔起鹘落,便来到梁祯面前坐下:“李傕、郭汜败亡之时,将军不可收留。”
“他们也是我的敌人。”梁祯道。
“不知将军的底线是什么?”
梁祯抬起头,看了王凌线条硬朗的脸庞:“董卓已伏法,宗族老小也都已伏诛。白儿还是个孩子,大人们的事,就不要算到她头上了。”
“当事人都已作古,这事。”王凌说着,脑袋一寸寸地往上抬,直到能看见凄迷的夜光,“就随它去吧。”
“好。”梁祯站起身,对着王凌一揖到底。王凌也站起身,还以同样的礼节。
次日天明,梁祯便领着董白来到连夜铺设好的驿馆茶室,这是一个四周都有木制隔板的房间,窗户开在向街的一边,即可远眺连绵的中条山,也可近观喧嚣的街景。
王凌依旧穿着黑色的武服,但没有携带昨日的那把巨型弯刀,而是换成了一把士子常随身而带的长剑。董白则是一身白衣,外侧披着紫色的袍服,左腰上海带着一把短短的裙刀。
“我来介绍一下。”梁祯坐在两人身侧,先是用手掌一指王凌,“这位是王彦云。”
然后,他将手伸向董白,但怎想,董白却在此时抢先道:“董丑儿见过彦云兄。”
无论是王凌还是梁祯,都被这突然而来的变故给吓了一跳,王凌还好,因为他是客,只需笑着拱手就行了,但梁祯却完全没有台阶下,而且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那个人,已经死了。”董白瞄了梁祯一眼,幽幽道。
死人,是不会有任何情绪的。因此,王凌听见这话后,内心除了觉得有点搞笑外,也放松了不少,因为不管怎么说,董白话已出口,日后无论做什么,都是师出无名了。至于梁祯,王凌相信,在王家跟董白之间,他分得清孰轻孰重。
“既然如此,彦云兄,我相信我们从此,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自当如此。”王凌一拱手,算是表示双方的“盟约”正式订立完毕。
得到了王家的保证,梁祯相信,太原郡十有八九已经落在自己手中了。因此,便当下签下两封军书,一封传递黑齿影寒部,让她跟张合在收到王凌的信号之后,便立刻率军北上太原,另一封则发给杨奉部,让杨奉跟李乐二人整顿军马,时刻关注太行诸径,以防冀州的袁绍会突然出兵并州。
做完这一切之后,梁祯伸了个懒腰,躺倒在床榻上,他突然发现,庙算其实也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就比如现在,战争尚未开始,可他却已有几分倦意。
冬天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而至,王凌的信札也在第一场雪来临之时送到了梁祯的军营,信上除了详细地阐明了郭太和於夫罗联军的布防之外,还给出了王家的建议,在末尾,还附上了一份归降者的名单。
梁祯一读方知,除了王家之外,整个太原郡的豪门世家,几乎都在归降者的名册之上,有的是全家归降,有的是家族中的某个有一定地位的人。除此之外,梁祯还注意到,名单上还出现了一个重量级的名字——於夫罗。
於夫罗自己,竟然也都同意归降!
梁祯立刻找来贾诩和梁琼,问他们俩对这件事的看法。贾诩知道梁祯的意思,于是故作沉吟良久,将机会让给了梁琼。
梁琼心中没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思索了一会儿,便道:“生长在蛮荒之地的部落,居无定所,生死无常,因此部落中的男丁极为珍贵,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的时候明明还有一战之力,但却仍旧选择归降敌人,以换取部族延续的原因。”
“於夫罗被国人逐出部族之后,麾下的骑兵便是他立身的唯一本钱,因此他不用心跟郭太一起死守太原,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理。”贾诩点头道。
梁祯见状也给出了肯定的回应。
贾诩并不怀疑於夫罗的诚意,但他的担忧,也从如何拿下太原郡,变成拿下太原后,如何驾驭这些投降的世家豪门。
本来,在贾诩的计划中,对太原郡的世家豪门是应该借抗拒王师的名义杀一批,然后再拉拢一批,好迅速树立梁祯的威信,以便他们迅速掌控整个并州。可现在,经过王家的说动,这太原郡的世家豪门几乎全都倒过来了,也就是说郭太在战事开始之前,就已成了孤家寡人。
而太原郡的史家豪族们,则都成了功臣。
“怕的就是太容易,因为这样,我们就不得不让出许多利益给这些世家豪门。”贾诩叹道,“妥协得越多,离我们定下的目标就差得越远。”
梁祯点头道:“是啊,他们可以在此时一股脑地背叛郭太,等到袁绍来攻时,他们同样可以一股脑地倒向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