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驻守士兵的需求,也会逐渐减少。
除非发动对外战争,否则削减兵役就是势在必行的事。
明武帝不是穷兵黩武的帝王,相比对外扩张,他更加注重本国国力的提升,和百姓民生。
百姓们更不喜欢打仗,因为打仗就意味着流血死亡,骨肉离散。
能好好种田,谁喜欢打仗。当然,如果对方非要找不痛快,他们也不会怕就是了。
老祖宗说的好,谁不让我种田,我就把他种田里。
综上种种,这绝对是一桩大好事。
又说起,下个月初八即将举行的太子妃册封典礼,已经没几天了。
原本关雎对于太子妃册封礼还挺期待的。
结果听说,按照大越朝的规制,光是典礼,前后就要持续6天。
这还不算下聘礼送嫁妆什么的。
在这六天里,她不仅需要不停的参加各种仪式。
其中还有一天需要坐在承天门前,听和尚们念一天的经文。
关雎一听,立马不干了。
六天,你确定不是在折腾人吗?
隆重是隆重了,等折腾完,她怕自己也差不多要歇菜了。
仪式感什么的可以有,差不多得了。劳民伤财不说,在她看来实在没必要。
她当即就跟卫阙提出反对。
说,册封典礼必须一切从简,最好是一在一天之内搞定。
卫缺刚开始还有些犹豫,说会不会太简单了,他怕委屈了关雎。
关雎说,我自己不觉得委屈就好。
再说了,以我现如今的地位,还有谁敢因为嫁妆之事小瞧于我。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只能说他太肤浅了。
关雎这么说,可谓是相当自信了。
媳妇儿都这么说了,卫阙自然无有不应。
再说了,他内心里也同关雎一样,觉得礼仪太过繁琐了些。
于是回去后就跟明武帝提了提,明武帝原先是不同意的,说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但卫阙坚持:“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再说了,有些繁文缛节,简化一下,其实也挺好。
至少,鸠儿明确表示,她不喜欢这么复杂。”
明武帝拗不过两人,只好点头同意。
关雎得寸进尺说:“那聘礼你也别往我这里送了,左右我还得带回去麻烦,就为了装个门面,兴师动众的,实在没必要。
你直接派人把最重要的几样东西和聘礼单子送过来就行。
至于物件嘛,直接帮我放东宫的库房就行。
同样的,典礼那天我的嫁妆也会很简单。
因为关雎的特别要求,负责筹办此事的礼部官员,倒是省了许多事情。
一面又感叹这位太子妃的强大,暗暗夸赞,她实在太有魄力了。
对于关雎来说,这些都不叫事儿。
以她如今在大越朝的地位,就好比马爸爸在现代位面的地位。
你会因马爸爸某天心血来潮,蹲路边吃一根一块钱的老冰棍儿而小瞧于他吗?
人们不会说他不讲究,只会夸他接地气。
同样的,就算她典礼那天走着进宫,也没人敢说她半句不好。这就是实力。
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