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人员的聚集,在工场周边,自然会诞生一些经商的机会,总之这是好的现象,良性循环。
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玻璃和水泥成功投产后,关雎和卫阙又盯上了轨道交通。
他们规划了几条纵横于中东部各繁华府城通往京城的线路,准备修建铁路。
这对于刚刚填饱肚子的大越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支出。
但,若是建成,无疑会拉动大越经济的腾飞。
这期间明武帝已经去过华国两次。
亲眼看过铁路交通,又观看过许多关于华国的纪录片,清楚的知道铁路的重要性,对此他是十分赞成的。
但是修铁路不仅要有钱,还得要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大越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
为此,这几个月来,关雎频繁的与各个位面进行交易,努力的积攒积分,终于将系统升到了四级。
系统升到四级,这就意味着她可以同时携带八名人员,进行位面穿越,滞留时间也由原来的六个小时,延长到了十二个小时。
关雎原本想往华国派遣留学生的,但每周十二个小时的滞留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倒不如分批次,请华国的专业老师过来上课会更好一些。
关雎同华国研究基地的教授们商量过后,他们也同意派人过来。
但是大越这边的人选,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世界的技术和思想方面的代差,那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同珠穆朗玛山巅的差距。
因此在人员的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思想尤其要开阔。
若是学好了,这些人无疑将会成为大越铁路技术的第一批工程师。
关雎写下了华国老师们的要求,把选人的大事交给了卫阙去办,卫阙则直接把这项差事交给了乔圳。
这货从小就对奇淫巧技方面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常常会被老兴国公骂不务正业。
还别说,关雎也觉得,乔大公子挺适合干这个的。
于是就把他定为了大越这边轨道交通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乔圳固然知道朝廷正在谋划一件大事。
重新修建几条连接各府城到京城的交通要道。
但限于这个时代的认知,他并不清楚这是什么样的道路。
为了让这厮对轨道交通有一个具体的认知,关雎和卫阙直接带着他来了个华国一日游,期间还特意去体验了一下高铁。
于是这货的整个三观,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时不时拿幽怨的小眼神瞅卫阙:“亏得我把你当兄弟,你竟然直到现在才告诉我,是不是太过分了些?”
卫阙那是半点都不心虚,只问他:“我就问,你这活儿你干不干?
不干的话我就另外找人了。”
乔圳一个机灵:“干!这么辛苦又有难度的事情,舍我其谁?”
哪怕不为别的,就为了以后能够经常去华国“出差”,他就不能把这活儿让给别人。
再一想到,将来大越的第一条铁路建成后,他乔大世子被万人景仰,万古流芳的画面,想想就激动。
专业的规划图纸出来后,事情又经过几轮朝会商议,终于确定下来,修铁路。
由关雎牵头,乔圳为主要负责人,成立“粤京”铁路项目组。
即最南边的粤州府到京城,途中连接了十几个府城。
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紧锣密鼓的选拔有数学天赋,或是在土木水利工程方面有特长的人员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