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强忍着笑意,轻咳一声,努力板起脸来:“上官玖,你这说辞…… 倒也新奇。照你这般讲,这一路是误打误撞,稀里糊涂就把梁国给平了?”
朝堂上众人也交头接耳,有几个老臣摇头苦笑,显然对这说法是一丁点也 不信。
新上任的兵部侍郎却依旧不依不饶,涨红了脸道:“陛下,上官将军这番言语未免太过儿戏!实战教学?哪有教学教到他国都城去的,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笑我大周军纪松散!”
上官玖一本正经地回道:“侍郎大人,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我等将士们正值热血,见有可乘之机,哪能退缩?再者说,这一路虽有巧合,可也是我大周将士们奋勇拼杀的成果,总不能因为过程‘随性’了些,就抹煞大家的功绩吧?”
左丞相叶珩捋了捋胡须,也帮腔道:“是啊,侍郎大人。虽说过程听着有些出人意料,可结果是实打实的利好。如今梁国纳入我大周版图,扩充了土地,百姓也可免受战乱之苦,这可是实打实的功绩呐!”
这时候,兵部侍郎眼珠子一转,想到这么多人出征,那军需肯定会有问题。
“陛下,上官将军这一路‘误打误撞’,想必军需粮草耗费不少,不知这账目可还明晰?虽说打了胜仗,但若花销过大,国库可有些吃不消啊。”
上官玖神色一凛,好在他早有准备,连忙拱手道:“陛下放心,此次出征,多亏慕容将军在西南的妥善安排,当地百姓听闻是为保家卫国实战练兵,纷纷自发捐粮助力,这才解了燃眉之急,并未给国库增添过多负担。而且,咱们这一路也缴获颇丰,等清算完毕,定能充盈国库。”
这时,一向少言寡语的户部尚书孔文轩慢悠悠地开口了:“陛下,上官将军此次出征梁国,并未动用国库一分一毫。”
周武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如此说来,倒也是歪打正着。不过,上官玖,你私自出兵总归是违了规矩,这一点不可不认。”
上官玖赶忙跪地:“臣知错,臣愿领罚。只是望陛下念在将士们一片赤诚,莫要寒了大家的心。”
此时,站在一旁许久未出声的御史大夫慢悠悠地踱步而出,清了清嗓子:“陛下,臣以为,此事上官将军虽有过错,可正如左丞相所言,将在外,情况复杂多变。当务之急,是应总结此次出征的经验,完善我大周军事调度之法,以防日后再有类似情况,引发朝堂纷争。”
周武微微眯眼,觉得这话在理:“周爱卿所言甚是。众卿也莫要再争了,此事朕心中已有定夺。上官玖,念你战功赫赫,又有诸多缘由,朕罚你半年俸禄,另责令你在一月内整理此次出征的详细战报,呈交兵部,供众将领研习借鉴,也算是将功补过。至于你手下的将领,因都是受你之命,便不做惩罚,论功行赏。”
上官玖松了口气,连忙谢恩:“臣谢陛下隆恩,定当遵旨。”
可那兵部侍郎仍心有不甘,还想再言,却被周武一个眼神给制止住了。周武环视朝堂,朗声道:“众卿,梁国既已平定,往后我大周发展之路还长。当下需齐心协力,莫要因这些纷争误了正事。东部防御需重新部署,西南的民生恢复、商贸往来也要抓紧推进,望各位各司其职,莫要懈怠。”
群臣齐声应和。
接下来,朝堂之上,周武便和各部门商讨西南的重建工作,最后大致都是按照之前和郑云楚商量好的决定下来了。
在建立学堂上虽然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但是最后因为不用在朝堂的人掏钱,还是确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