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长水校尉——诸葛均(1 / 1)

诸葛均,琅邪阳都人,诸葛珪第三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幼年时随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亮等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后诸葛玄受任为豫章太守,但随后离任,于是诸葛玄举家投奔荆州牧刘表。后诸葛亮应刘备邀请出山,诸葛均后来官至长水校尉。

父亲诸葛圭早逝,其兄诸葛亮与诸葛均及两名姊姊,便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长,后来汉廷选任朱皓以代诸葛玄之职,幸好诸葛玄与荆州牧刘表有旧交知情,便带诸葛亮与诸葛均同往依附,与兄长诸葛亮及两名姐姐,避乱到荆州南阳卧龙岗,诸葛玄去世后,与兄长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晴耕雨读。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兄诸葛亮出山相助,兄长诸葛亮出仕刘备后,诸葛均仍留在隆中种田度日,后兄长诸葛亮引荐刘备,蜀汉建立后出任长水校尉官职,蜀汉灭亡后与宗预被迁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

《三国演义》中说刘备第二次来到草芦时,将诸葛均误以为是诸葛亮,后来诸葛亮出仕,他继续留守隆中,其后随兄长诸葛亮引荐才投归刘备。

诸葛亮、诸葛瑾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个是刘备身边的红人,一个是孙权手下的重臣,权力那么大,给弟弟安排个职务,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二位可能都是有原则的人,不愿意因此而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因此对于弟弟都没抛出橄榄枝。兄弟三人才学都是那么好,都是有主见的人,眼见大哥二哥都那么受到主子的重用,诸葛均肯定有想法,到哪里去?上大哥那里去,对二哥不好交代,上二哥那里,对大哥不好开口,因此就在家憋着。

诸葛均是一个读书的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无论在哪个国家做大臣,万一有个言差语错,只要皇帝震怒,都有可能玩完,诸葛恪一个阶段位极人臣,权力极大,而且刚愎自用,很快受到打击,好多人受到株连,诸葛瑾的后人存活的应该不多,这让老三诸葛均感到后怕。诸葛亮出山,嘱咐妻子和小弟看好家,等到天下大事已定的时候,他也隐居,可惜从诸葛亮出山,青丝染成白发,仍然没有实现中原一统,还于旧都的愿望,诸葛均的满腔才华也只能在林间啸傲。或者和饱学之士高谈,或者在草庐中抱膝。

不过后来,诸葛均还是做官了,他保的是刘备,是在诸葛亮的推荐下做的官,不过这个人很低调,既没在前线带兵打仗,也不经常在朝堂里议论国家大事,做的是长水校尉,官不大,俸禄不少,属于两千石,相当于太守的职务。

诸葛均这个人因为不操心,没问太多的事情,因此很高寿,直到蜀汉灭亡,与宗预被迁徙至洛阳,在途中病故。不过他善于保全子嗣,三个儿子老大诸葛望是大哥的,过继给他的,老二诸葛企,是诸葛亮过继给他的,老三诸葛谦也是诸葛瑾的,大概这两位哥哥当年官做的太大,得罪的人太多,最后收拾残局都是老三,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名声太小,大家不太注意,反倒成全了诸葛一家人,如此说诸葛均是他们一家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