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固定好纱布,探43号的额头,“没发烧,烧起来再吃抗生素吧。”
“打电话叫救援吧。”
又一轮发疯结束的44号,紧张地转过头,面露恳求,“你们这里没有卫星电话吗?”
15号递给他一个看白痴的眼神,“再给你们一个忠告,这里不缺聪明人。”
等她开门离开,已经感觉出被区别对待的44号,不可置信嚷道,“什么意思,不是说好的度假吗?”
事已至此,装傻逃避已经没有必要。
不是度假,而是囚禁。
他们笃定这些人出不去。
上岛前,不限制行李数量,甚至没有没收手机。
给予进入陷阱的人足够信任,才可以一网打尽。
“今天没有肉食,将就着随便吃一点吧。”
门外传来15号的声音。
看她的所作所为,她在这个群体里有足够的发言权。
这样的人,不是对团队非常有用,就是足够了解人心。
范世谙倾向于前者。
有必要从她嘴里获得更多信息。
“我看你玩刀很在行。”范世谙询问靠在墙角,闲着无聊耍刀花的汪淼,“不知道抓猎物在不在行?”
“猎物?”汪淼眼里多了意味不明的光,“这就得实战练练了。”
“走吧。”范世谙推门而出。
正撞见长桌上一行人在讨论粮食问题。
来了新人余粮不够、种子刚洒下没发芽、陷阱没抓到猎物、附近的鱼已经没了踪迹。
就要给新来的人,多少口粮,展开激烈讨论。
乍然见到正主,讨论骤然停下。
场面一度尴尬。
“怕什么。”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撇撇嘴巴道,“贪心就要承受贪心的代价。”
范世谙看一眼他的胸牌,9号,调回视线停留在15号身上,“我们去找找肉,跟你们交换。”
留下这句话,两人相携而出。
宽厚的背影,莫名给了他们这群人不少安全感。
......
绕了一大圈,除了听见鸟叫声,半只走兽都没看见。
“正常,这个岛不大,人真的从8、9年前,被投到岛上的话。”
“那些小型走兽,存量非常少了。”
范世谙对抱怨的汪淼解释。
听4号和15号的对话,医疗用品可以进行兑换。
兑换的必需品里不包括食物。
他们得自给自足。
“那就没办法了。”汪淼折下一根长直树枝,抽出刀,一点点削尖。
递给范世谙后,又削了一根,朝他招手,“走,捉鱼去。”
那群人,看上去就没一个是懂点拳脚的。
在鱼的捕捞上肯定只试过网和钓。
鱼学精了,不再上当,再正常不过。
叉鱼...
“不是手到擒来。”汪淼举起树枝,顶端挂着一条鲜血淋漓,还在跳的鱼。
顺手丢在椰子叶上。
树枝上的腥味,又引了几条觅食的鱼,在他脚边徘徊。
两人趁鱼被吸引过来之际,接连出手。
次次插中,椰子叶上,堆了十几条鱼。
“够了。”范世谙收起树枝,上岸,“弄太多回去,引人起疑。”
“不用担心。”对上汪淼挑眉看胸牌的动作,他解释道,“我拆下来看过,里面最多装了个定位系统。”
“应该是为了防止岛上人出逃。
同样,建筑周围的监控也是起了这么个作用。
“这群人够小心的。”汪淼上岸,随意将树枝插在沙滩上。
至于为什么用‘群’,单凭微微,可没那么大财力。
“走吧,希望,这些鱼,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信息。”
......
一共十二条鱼,最大的有成人两个巴掌大小,最小的还不到一个巴掌。
在上岛之前,在场所有人看到这种大小,只觉得平常。
现在,看到这么多鱼,眼眶不觉开始湿润。
“已经3天没有见荤腥了。”
在场有人喃喃出声,见所有人目光聚集在他身上,压低声音,“你们不想吗?”
“想...”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
一窝蜂涌上来,想摸上一摸。
4号高大的身体,在前面一站。
大家停下。
15号点了两个人,“3号、33号,你们两个拿去厨房处理,全部做成清蒸鱼。”
她强调,“蒸出来后,必须是完整的。”
鱼被连着椰子叶拖走。
她又道,“今天轮到谁做饭,去吧。”
人群里走出3人,往厨房的方向走。
没了热闹可看,所有人散开,回到各自的位置,继续手头上的活。
这次范世谙看清了,不少人手上在忙活的是器具。
譬如竹编篮子、藤编筐子。
将现代化庄园,一下拉进了工业时代之前。
“说吧,你们想要什么?”
15号和4号,将两人带到一个远离人群的角落,毫不遮掩问,“别说你们只是想尽一份力。”
敞亮人,这样的事她干起来驾轻就熟。
“我们想知道,这里怎么回事?”
范世谙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明来意。
15号好奇地打量他几秒。
新入岛的人,没有害怕,没有忐忑,第一时间为自己争取在团队中的地位。
也不问所有上岛人都会问的问题:他们什么时候来接人?
这样的人,来这里七年,她倒是第一次见,“你见过吗?”
她又问同样惊诧的4号。
“8年零6个月12天,第一次见。”4号毫不掩饰感兴趣的表情,“你们不想出去?”
“想。”范世谙丝毫不避他们探究的眼神,“正因为想,才要好好了解。”
解释的通,并且合情合理。
“4号,那你就给他们讲讲,你是第一批老人了。”
“是啊,同批4个人里,只有我一个了。”4号目光变得恍惚,长叹一口气,缓缓道,“那我就跟你们讲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