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写满30万了,没有流量就只能被迫完结或者断更了。
各位读者,实在是抱歉!
普通人创业的第一步,我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敢于尝试,敢于跨出去,就是成功的开始。
另外,张伟开的所有店,营业执照都不是自己的名字。
这个事情,大家自己去想。
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虽然免税,但超过限额,一样会收税的。
张伟从一穷二白到身价过亿,经历了几个步骤。
他先通过开小店积累原始财富。
前期因为不了解很多事情。
他第一家店投入很大。
但后面的分店,他的投入基本压缩在10万左右。
每家店每个月的业绩基本在24万到30万之间。
正西街那家包子店是生意最差的。
但就这家生意最差的店,每个月都能让张伟最少赚到8万块钱。
这是扣掉所有成本的8万。
张伟2个月内,开了4家店。
第三个月,他又承包了华城鸿都百货内场超市的面包坊与包子铺生意。
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是张伟的资金积累期。
他也在寻找向上突破的方式方法。
他去健身房里混过一段时间,没有找到那个上层圈子。
又去碧桂圆别墅区当了半个月保安。
终于结识到了一位比张伟高一个层级圈子的黄老板。
从黄老板那里,通过不断聊天,得到了自己的第二步方向——
如何让自己的资产被动增值。
这个时候,就要借助金融工具了。
买房,投资小公司,投资金融二三级市场。
这些都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金融增值手段。
张伟的第二步就是搞金融属性的东西。
张伟炒股亏了5万后。
重新开始学习研究,并向自己金融学的学长与同学请教。
他得到经验后,改投美盘纳斯达克的期指与指数。
国内的话,他做苹果和小麦辣椒等小型期货。
上证癌股,他这辈子都会抱之鄙夷的态度。
他后来开期货单,都会亲自去山东苹果产地和河南贵州辣椒产地做走访考察。
去贵省考察辣椒产地产量的时候,他在张欣的要求下,顺便帮沈旭家乡解决了一下发展问题。
沈旭家乡的辣椒,因为一些因素,老干妈一直没有收购他们那的辣椒。
张伟通过张欣父亲,联系到了华城的湘汝辣椒。
经过张伟牵线搭桥,沈旭家乡镇上的扶贫办与湘汝辣椒达成收购协议。
湘汝辣椒推出了新口味,鲜辣爽,用的就是沈旭老家的贵州辣椒。
张伟因为掌握了期货产品产地的实时数据。
他的期货交易基本没亏过。
当然,有些产地里可以使用的实际减产手段,他也会使用。
他因为有些操作,过于大胆。
被抓到过一次。
涉嫌操纵市场,被请喝茶了。
后来就没那么过激了。
基本都是推动市场获得差价,谋取合法利益。
再也不敢联合别的游资,做那种影响市场滞销的大单。
通过金融二级三级市场投资积累资金后。
张欣因为喜欢服装设计。
张伟在创业的第五个月,帮她开了一个汉服店。
接着原来柳芳妈妈的店面。
最开始,张伟自己踩缝纫机,自己剪裁,自己从淘宝下单买面料,自己做汉服。
后来网店有流量了,他们就村里请人帮忙踩缝纫机,在自家那块宅基地上盖了一个制衣小作坊。
他们通过拍那种跳舞的短视频,到自己开直播卖汉服。
视频应该有些人都有刷到过。
就是那种有点小擦边的炫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