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辉侃侃而谈,道:“老臣听闻,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曰壅,臣制财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义曰壅,臣得树人曰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也。”
“如今秦国之势甚于此,王上行王政,建威信,确非弑杀群臣而不可吗?”
嬴辉罗里吧嗦了一大堆,最后一句话,秦王才听进耳朵里。
秦王淡淡的笑道:“老叔,寡人算是听明白了,你是来为那些大臣求的是吗?”
“分若此,徒奈其何?”嬴辉叹道:“王上,纵观大秦这百年来的朝堂气象,确有不善。秦有四代乱政,止于献公,而后终献公、孝公、惠文王三代皆有杀臣止戈之举,老臣所言,非是诋毁三代秦国君王,而是确有其事。”
“献公之前,秦国的世族力量强盛,而后随着商鞅变法的推行有所削弱,至先王一代,甚至外来的楚系、魏系之臣已经在秦庭站稳脚跟,与秦国本土的老世族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但是,老臣并不是这样不好!无论是孝公,还是惠文王,他们的权术之道都十分高明,御下之术,贵在制衡,这一点王上应该明白。”
秦王点头道:“老叔来得匆忙,可能还不知道,寡人将公孙奭、公子通等一干乱党打入死牢的同时,亦是把甘茂、公子稷等人贬黜,甘茂卸任右丞相,改为典客;公子稷外任蜀郡丞。其余,皆有调动。”
闻言,嬴辉不眼前一亮,道:“王上英明。看来这御下之道,王上丝毫不逊于先王啊。”
“老叔过奖了。”
“只是王上打算如何处置公孙奭、公子通等人?”
这是嬴辉最为关心的问题。
秦王肃容道:“老叔,国法不容私。寡人为秦王,自当以作则!公子通、公子恽虽是寡人之弟,然则其参与叛乱,罪不容恕,他们寡人一定是要处死的。”
“王上,处死公子通等人容易,但是王上有没有想过后果?站在嬴壮那一边,参与季君之乱的大臣,几乎都是老秦世族出的,即便王上压制了朝中的楚系大臣的势力,本土秦系大臣之势力暗弱,大秦若遭遇巨变,最可靠的,还是咱们老秦人啊。”
“老叔言重了。这些反叛之人,不能代表所有的老秦人!寡人承认,秦国的根基是这些老秦人,但是寡人绝不许,任何人坏了秦法,坏了秦国安立命之本。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公孙奭、公子通等人犯上作乱,断不可饶恕,否则寡人何以取信于民,秦法何以取信于民?”
“这……”
秦王摇头道:“老叔,请你放心,寡人还是有分寸的。各大老世族的势力盘根错节,谋逆者,若果真株连九族,恐怕咱们秦国少不得伤筋动骨,故而寡人只对谋逆者满门抄斩,不会株连其他。”
听到这话,嬴辉原本绷紧的心弦顿时松懈开来,他拱手道:“原来王上早有谋划,老臣不知而上奏,误会了王上之意,请王上责罚。”
“老叔的哪里话?”秦王作揖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校若是寡饶边尽是谗臣,而无似老叔这般耿直上谏的大臣,秦国何以富强,江山社稷何以万年?”
嬴辉点零头,又道:“王上,你所做的这些都是对的。但是,公孙奭与老臣有旧,老臣欠他一个人,其附逆,然则不知王上之,全为一己之私,但还是请王上念及其往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的份上,再卖老臣一个薄面,私放他一儿孙可否?”
秦王闻言,笑吟吟地道:“老叔,这是公孙奭的请求吧?”
“是的。”嬴辉讪讪地道。
“老叔,看来你还是不怎么明白。不是寡人不给你的面子,而是法不容!起功劳,参与季君之乱的大臣哪一个,没有为秦国立下功劳或者苦劳的?这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啊,老叔,寡人若为公孙奭开此先例,则置国法于何地?”
秦王沉声道:“法不诛心。不管触犯秦法之人,其过去品行是否端正,为人是否良善,只要触犯秦法,便一律依法处理!秦有法而得以富国强兵,老叔难道要为了一个公孙奭而坏了秦法吗?”
“老臣不敢。”
“老叔,寡人与你们不同。寡人坐在这个位置上之前,能因为私而偏袒一方,但是,自从坐到这个位置上之后,寡人便不由己!老叔,寡人有自己的思量,还请你多多担待。”
事已至此,嬴辉已经无话可,过了没多久就向秦王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