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太子求贤(2 / 2)

“不完全对,如果全国都是忠臣,那么所有的事执行起来都会极其缓慢。譬如,西北出现饥荒,如果依照忠臣执行,所有的事处理妥当经过层层审批。最终送达灾民手中时,恐怕早已饿殍遍野,易子而食。而能臣只需要将事情交于他,他安排好人手,就可以以最快速度震灾。虽然使用之人中间有克扣,其中甚至会拿不少震灾钱粮,甚至粮食中掺杂一些其他物质。但是灾民都活了下来。这就是差距。”

“……”殿下陷入深思。

“殿下,这庞太师就是能臣。能力巨大,权利巨大,甚至在您看来他俨然威胁皇权。至少他辅国以来,绝大多数区域臣民生活还是改善,少数区域因为他们而疾苦。这兴许就是他的取舍。殿下可明白我的意思。”

“明白,贤弟要我亲近庞太师吗?可是贤弟自己不是在别院之中。”太子比较困惑。

“太子多虑了,我也说了能臣有能臣好处,自然也有他的坏处。我只不过是要在他们头顶悬一柄利刃,不然他们会肆无忌惮,没了章法。这就是成立暗文暗武的初衷。咱们不仅仅要缓慢将暗文慢慢穿插进朝堂,更需要让世人明白有一只暗地里的队伍会收拾贪赃枉法之徒。”吴谦娓娓道来。

“可还有其他教诲。”太子此时已经听出其中三昧。

“太子在休沐之期,前往太师府拜谒。记住要做的让更少人知道,但是实际上让更多的人知道。以殿下智慧,这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外拜太师为师,内亲庞贵妃。庞贵妃入宫多年,没有子嗣,想来将来也不会再有子嗣。而殿下母妃多年前就亡故。殿下可认庞妃为亲,也不回乱章法。”

“这可行吗?”太子心中有点忐忑。

“太师府那边第一次定然不行,多几次就没问题了。至于庞妃这边,水到渠成。毕竟庞妃也需要为自己将来考虑。”吴谦说的时候不忘记看书中内容,不知不觉已看完一本,以他过目不忘的本领已然全部记下。

“可是我这边亲近你,又亲近庞太师,庞太师是否会反感。”

“殿下多虑了。庞太师今年应当马上年过花甲,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更没那么多经历去斗争了。他也需要为庞家找一条后路,他需要一个亲近的皇子。不然将来他一定撒手人寰,庞家倾覆不过朝夕。他心中明白的很。”

“他家小儿不是去往仙山修行。”太子又问道,还以为吴谦忽略了。

“太子大可放心,仙山琼阁,逍遥世外,他们根本不屑凡尘俗世,又怎么会轻易干预,毕竟这是沾因果的。所以庞太师定然再等,等一个亲近的皇子。”吴谦也是说的太子有点迷糊。

“所以他需要我,我也需要他。”

“不错,但是殿下要保持自己初心,将来更要镇得住,否则情况不会比如今好到哪去。为君者需要把持其中平衡,权衡利弊才能坐的稳镇得住。庞太师就是你最需要的阶梯,而我们就是背后的利剑。如果殿下真的有一天要铲除庞府,也要是自己大权在握之时。可十年磨剑,不可乱出招。”

“吴兄此言亘古未有,若是传与他人更是荒唐至极,但是细细思来却又是这般。吴兄心若洞玄看得透彻,我辈不及。只是现如今太子想要的是擒下猛虎,而吴兄却要太子以身饲虎,太过凶险。”陈雪脸上表情五味杂陈,忽明忽暗。

“此路本就凶险万分,想擒下猛虎又只能不以身饲虎。大丈夫能屈能伸,没点绝顶如何可行。”吴谦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

太子陷入沉思,脑子里旋转不停,归划着可能的未来。可是思来想去,好似也没有其他路可走。突然太子想到,“求贤令”便脱口而出。

“太子万万不可”吴谦急忙打住太子想法。“求贤令一出,太子必将与太师府势同水火。天下人谁人不知太子求贤何意,太师府又咋能不知。届时太师府定然立马插手其中,太子局势相比今日只会更差,不会更好。毕竟在天下人眼中,东宫只是占了大义,而太师府占了所有的便捷。届时只要太师府稍微放一点点风声,天下英才恐怕都归太师府了。而且,太师既然知晓必然会在宫中培养其他皇子。只待陛下归天便可扶持其他皇子上位,他安心做辅政之臣以保他庞家太平。所以求贤令现如今万万不可颁布,此令只可由太师府发出,而绝不是东宫。太子殿下。”吴谦分析头头是道,太子也不是等闲之辈。只一两句也就明白其中厉害,后背不经意间已是湿透了衣裳。

“现如今太师并无反意,笼络朝臣不过是想保他庞家太平,尤其是他归去之后。太子投身,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可以不吝赏赐。庞太师必然倾力相助,记住太师在就不可动太师府,太师亡,太师后人没有几个能人,诺大网络自然不攻自破。静心等待即可,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