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众生相 张敞一(2 / 2)

西汉爆浆史 叶瞎子 1230 字 5个月前

几个月后,刘贺油尽灯枯,染病身亡,可谓英年早逝。

刘贺到死也没明白他究竟哪里错了。

霍光死后,刘询要对付霍家人,张敞从山阳郡上书提了一个想法,就是不要杀人,给他们封个侯,全都赶出长安城就可以了。

平心而论,张敞这个提议大概是在如何处理霍家人上最好的一个设想,既解决问题,又可争取到舆论。

结果刘询拒绝,刘询是铁了心要把霍家人一个不剩都杀掉,因为刘询本不是那么善良的人,一个在街头长大的京油子,也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很难用善良去形容。这个事情前文提到过。

张敞并没有因此灰心,向皇帝提意见是他为人臣者职责所在,皇帝听不听他决定不了,他还是会继续提下去。

胶东国出现治安问题,一时间占山头,劫监狱,拦路抢劫,坐地收保护费等事件频发。张敞主动要求去胶东国做丞相。因为山阳郡本来就是个闲郡,他一个太守除了批批文件开开会也没什么实际的事儿可做,再说刘贺也死了。无论从国家需要的高度,还是他个人前途的角度考虑,张敞都不该再继续呆在山阳郡。张敞不是喜欢清闲的人。

自武皇帝时期淮南王刘安事件,以及推恩令之后,诸侯国的地位已经降到和郡差不多了,王爷成了一块金边的招牌,国内真说了算的,是长安给指定的丞相,诸侯国丞相和太守是一级的,守相并称。

张敞去胶东前,给皇帝上了一封公文,里面说治乱难免用重典,所以他要求到胶东后便宜行事,就是权限加码,一般的事他就能当场决定,不用报到长安批复。刘询同意,他对张敞还是很信任的。

张敞到胶东后,先颁布了三项举措,一,悬赏捉拿犯罪分子头目;二,告示全胶东国,犯罪者主动揭发其他人者,如属实,可带罪立功,免于处罚,甚至嘉奖钱物;三,一线办案人员有功者,可以越级晋升为县令。

高手毕竟是高手,也就一年的时间,各种犯罪组织瓦解殆尽,而且没有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大家自然拍手称快,另外还有二十多个立功的办案人员,张敞报给长安,晋升为各地县令。

张敞曾经研究过赵广汉的那一套情报网、调查推理等邪派功夫,他也会点,偶尔用用,不过张敞只是把这一套当做技术细节对待,不是作为治理胶东国的核心。张敞始终还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书人,读书人要的是修齐治平。

胶东王太后颇有姿色,平时喜欢出去招蜂引蝶,在国内影响不大好。按理说这是王家家事,他一个外人不好插手,但是张敞还是管了。

张敞是读书人,写点什么东西对他来说很简单,他写了一封奏疏,援引古义,对比今昔,骈四俪六,报给太后。太后看了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没再出去闲逛。张敞认为,正风气这样的事情,就是读书人应知应做的,而且这么做的意义要比抓几个犯人砍几个人头有意义得多。

颖川太守黄霸政绩卓着,调任京兆尹,仅仅不到半年,又被打回到颍川做太守,因为黄霸犯了错误,比如说,组织民工修路却不先报审,向长安北军大营输送骑士导致马匹不够用...总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无稽。实际上,黄霸是自赵广汉之后不知道第多少个从京兆尹任上被这些无稽的理由赶走的。黄霸能回到颍川郡继续任职算运气好,运气不好的可能从此离开政界,甚至丢掉脑袋。

接任黄霸的便是张敞,是皇帝刘询亲自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