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家访(2 / 2)

简单等于幸福 yarain 2247 字 22天前

王老师笑了一笑,语气和蔼可亲地回应道:“你们不用客气,我也知道你们都比较忙,而且李雨同学也比较争气,平时在学校里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他对待学习态度也比较好,上课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不仅如此,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也是相当不错的,所以给他们上课的教师都比较喜欢他呢!”

母亲听闻此言,心中满溢着无尽的感激之情,赶忙说道:“这也是多亏了您们老师对他的悉心教导和关心!说实话,我们做家长的平常确实不能给予他太多关于学习方面的关怀与照顾,以后恐怕还是要麻烦你们老师多多费心啦!”

“呵呵,千万不要这么讲,这可算不上什么麻烦哟!毕竟教书育人咱们当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我此次前来,一则是期望能够与你们家长展开一番深入交流,好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能够有所了解。二则也是希望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让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尽量把他们培养成才。”王老师面带微笑,语气谦逊地回应道。

妈妈听王老师这么说,赶忙顺着他的话语说道:“听到我们家李雨在学校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这样我们就放心了。这孩子虽然有点贪耍,但在家总的也还是比较听话的。每次放学回来,总是二话不说先去做作业,并且时常主动帮着我们做一些家务。这一切着实都得归功于你们老师对他教诲有方!”

就这样,王老师向李雨的父母扼要阐述了他在学校里面的大致表现情形,与此同时,他也通过和李雨父母的交谈,获知了其在家中的日常状态。整个交流过程气氛融洽,双方均表示愿积极协作,全力助力李雨茁壮成长、学业有成。

李雨静静地站在一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王老师与自己父母之间的交谈。每当他们向他提出问题时,他都会用简短而准确的语言予以回应。整个过程中,李雨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努力保持镇定。

终于,王老师站起身来准备告辞。李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因为从始至终,王老师都未曾提及如他曾经因为打架被请到教导处等在学校里做得不好的事情。这让原本忐忑不安的李雨彻底放下了悬着的心。

就在王老师起身告别的时候,妈妈急忙开口挽留:“王老师,您来一次也不容易,要不留下来一起吃个便饭再走?也好让我们略尽一下地主之谊!”然而,王老师却微笑着摆了摆手,表示拒绝:“不了,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还有下一个学生家需要去家访呢。”听到这里,李雨的父母明白了王老师接下来还有工作要做,于是也就不再坚持挽留。

这时,王老师突然转过身来,目光落在了李雨身上,并询问道:“李雨,你是否知晓吴明家具体住在哪里呀?”听到王老师问,李雨不假思索地迅速答道:“我知道的,王老师,我可以带您去找他家。”得到肯定答复后的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对李雨说:“那好吧,那就有劳你带路啦。”随后,他又转过头去,对着李雨的父母礼貌地道别:“那么,我就要李雨同学帮忙带我前往另一名学生家中了,实在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妈连忙说道:“王老师不要客气,以后有时间欢迎您常来。如果李雨在学校有什么做得不好的,您尽管批评,我们绝不护短!”

王老师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之后,然后与李雨一起走出了他的家门。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朝着吴明家的方向徐徐前行。路上,王老师开玩笑地对李雨说:“军长,怎么样,我没有告你的状吧,你以后在学校是不是要表现的很好一些呢?”

李雨摸着头嘿嘿笑着回答道:“王老师,我以后会多听您的话的。”

说到吴明,他是这个学期刚刚转学到班上来的新同学。吴明的父母都在雅安运输公司工作,他家就住在运输公司大院。他每天上下学的时候,正好都要经过李雨家附近,所以他俩经常结伴而行。久而久之,他们不仅成了同班同学,也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所以有时候吴明也会约李雨到他家玩耍,这样李雨对于他家的具体位置也就了如指掌。

雅安运输公司规模比较庞大,员工数量众多。相应地,运输公司职工大院里也就住户密集。而吴明一家就居住在运输公司的家属区内。如果以前没有去过吴明的家,想要顺利找到他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多久,李雨便带着王老师来到吴明家门口。站定之后,李雨扯着嗓子朝屋内高声呼喊:“吴明,在家吗?王老师来了!”

话音刚落,便听到屋内传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吴明略带紧张与兴奋的声音:“在在,稍等片刻!”没过多久,吴明和他的父母匆匆忙忙地从里屋走了出来。

吴明的父亲面带歉意地说道:“实在是抱歉了,王老师,我们原本应该到大院门口去恭迎您的到来,没想到却让您自己找来了,真的有点过意不去。”

王老师微微一笑,温和地回答道:“无妨无妨,昨日我也没有给吴明说清楚具体什么时间能到,因此你们不需要那么客气。”

“那快请进屋里坐!”吴明和他的父母热情地将王老师以及一旁的李雨请进了屋子里。由于吴明本学期才转学到班上,所以短暂的寒暄过后,双方在交谈吴明的表现时显得较为简洁明。不过多时,王老师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于是起身向吴明的父母道别。

……

李雨读书的那个年代里,科技尚未如现今这般发达,手机、微信之类便捷高效的通讯设施还未问世。那时,如果老师或家长想要了解学生们的具体状况,都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秉持着这份执着与认真负责的态度,王老师不辞辛劳地挨家挨户走访了班上每一个学生家庭,耐心倾听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期望与担忧,并将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一五一十地告知给各位家长。这种真诚且细致入微的关怀让众多家长深感温暖与感动。

王老师的家访,让学生们无不对他那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充满敬意与感激之情。班上的学生家长们也同样深受触动,纷纷叮嘱自家孩子定要在学校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切不可辜负王老师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