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上钤有“宣和御笔”朱文印和“天下一人”花押印,印色鲜艳,历经岁月依旧清晰可辨。
卷尾还有南宋高宗赵构的题跋:“先皇御笔,神逸韵高,瑞鹤之景,千古传颂,朕当承继大统,弘扬祖德,以保社稷昌盛。”
赵构的书法笔势圆润浑厚,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形成鲜明对比,却又相得益彰。
此外,元代书画鉴赏家柯九思、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等也皆有题跋,对这幅作品赞赏有加。
王景行将作品展示完毕后,清雅斋内一片寂静。
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幅字,仿佛被那瘦金体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一时间都沉浸在这艺术的震撼之中。
\"看这'天下一人'花押!\"陈德章的老花镜几乎贴上绢面:\"台北故宫那幅《秾芳诗帖》的押款,转折处绝无这般金石气韵。\"
钱文墨忽然起身离席,片刻后捧着《石渠宝笈》原大影印本返回:\"诸位看这'宣和御笔'印文,与《祥龙石图》上的印鉴...\"
他的话音戛然而止,因为张明远正在对比手机里的《草书千字文》高清图:\"起笔的鼠尾顿挫!这绝不是后世摹本能企及的笔意!\"
钱文墨率先回过神来,由衷地赞叹道:“景行老弟,你这幅字可是国宝啊!宋徽宗的瘦金体,果然名不虚传!”
陈德章也连连点头,道:“这字笔锋瘦劲,线条刚硬却不失灵动,果然是宋徽宗的真迹无疑。”
周子谦和李文轩对书画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们看着那幅字,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李邦柱和王景行比较熟悉,忍不住问道:“兄弟,厉害啊,这幅字是从哪里得来的?”
王景行笑了笑:“这是我从津门一位老藏家手中得来的,这幅字是我收藏中最珍贵的一件。”
古玩界向来有“不问出处”的规矩,尤其是这种国宝级别的珍品,往往涉及到一些不便公开的秘密,众人也都表示理解。
交流会继续进行,大家围绕着这幅宋徽宗的书法作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先是探讨宋徽宗书法的独特风格,然后研究题跋的历史价值,最后还分析这幅字在收藏市场上的潜在影响。
临走前,李邦柱特意将王景行拉到一旁,低声说道:“景行兄弟,你这幅字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出手?”
“那幅《临唐怀素圣母帖》拍了1.28亿。\"他伸出三根手指:\"若是肯割爱,这个数即刻到账。\"
王景行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大哥,这幅字是我收藏的珍品,暂时没有出手的打算。不过,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第一个考虑您。”
李邦柱闻言,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理解王景行的想法。
他拍了拍王景行的肩膀,笑道:“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离开清雅斋后,王景行返回家中。
一路上,他回想着今天的交流会,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那76幅字画,每一幅都是国宝级别的珍品,今天只是展示了其中一幅,便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
如果将来有机会将这些作品公之于众,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轰动,又会在收藏界和艺术界掀起怎样的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