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XXXXX(2 / 2)

没重生的2024 浮生办日 1547 字 5个月前

抱的就是:

即便自己赢不了,这世界也不能随随便便便宜别人,就明明白白的恶心你!

顺便最后再收割一次全世界!

就看这本货真价实的「辟邪剑谱」,你们买不买、练不练!

“对了,航科工的技术入股已经完成了,保密协议挺多的!”

“嗯,我知道……”

“不对!”

“不是说,是「航科技」入股嘛,怎么变成「航科工」了?”

方恒再怎么不学无术也知道,华夏航天科技集团和华夏航天科工集团的区别。

只需要记几个网上的段子就行:

科技是把人送上蓝天,科工是把人送上西天;

科技的对象是自己人,科工的目标是敌人;

科技那么小气,打出去了还要,科工那么大方,打出去就算了;

科技干的是光明正大显威扬名的活,科工干的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活;

科技发的是钱,科工发的是火;

科技高兴的是又成功下来了,科工高兴的是没掉下来;

打仗还是要靠科工底,打仗真要靠科工就完了底;

科技中的成功人士能在报纸上看到,科工的优秀代表只能将来在历史书上找;

科技成功了国家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科工成功了国家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科技的成功对外说叫宣传,科工的成功对外说叫泄密;

科技是为了和平事业往天上飞,科工是为了战争事业往天上扔;

科技飞过留名,科工飞过留声;

科技钱途美好,科工前途无光;

科技搞的型号地球人都知道了,科工的型号即使是在局域网上也叫 xxx;

科技向上面要钱打着和平的旗号,科工要钱打着战争的旗号;

科技飞向蓝蓝的太空,科工飞向敌人的舰船;

科技的成就感是安全往返,科工的成就感是一去不返;

科技是是搞卫星的,科工是搞卫生的;

科技史英雄,科工是凶手;

华夏航天科工集团是华夏最大的导弹制造商,全球闻名的东风快递主要就是他们造的。

近年来,他们在商业航天领域屡出“重拳”,2009年开始研发以来已成功发射3枚快舟火箭,计划在2018年择机实现“一周4发”。

如果成功,这将刷新运载火箭单个型号发射频率的世界纪录。

和传统火箭相比,他们家的火箭发射准备时间更短,费用只需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除了发射快舟飞船,前段时间,在研的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也是科工集团提出的。

如果东风快递数量不足,那么航天科工集团又哪里有什么精力去发射火箭呢?

又是卫星,又是飞行列车的,说明快递产能有了大幅提升,一旦有事,东风快递管够!

“您天天都不看新闻的吗?”

“啥...啥新闻?”

方恒天天到处灭火,乐不思蜀都快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哪有时间关心一个非洲小国的新闻,大概就是:

一人成军...三天防守任务...以一敌万……

那可是白头鹰专业人士特训的一个整编加强团和两个辅兵团。

一般来说,一个加强团的人数大约在 3000-5000人之间,但具体数字会根据不同的军种、任务和编制情况而有所差异。

加强团通常会配备更多的武器装备和支援单位,以增强战斗力。

需要注意的是,军队的编制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战略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因此实际的加强团人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而一个标准的辅兵团大约有1000至2000人左右,但如果被加强,可能会增加额外的兵力、装备和支援单位,使其规模扩大到数千甚至更多。

具体的人数取决于任务需求、战场环境和上级指挥机构的决策。

加强团的组成可以包括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多个兵种,并可能得到航空兵、导弹部队等其他军种的支持。

这种加强旨在提高团队的战斗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完成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总之,加强团的人数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适应战争或军事行动的需要。

此外,各国军队对于加强团的定义和规模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守着一个类似永固基地的地堡,一套振金单兵作战系统和无限无人机支援,差点团灭近万人。

甚至中间还扛着火炮和其他重火力,完成「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斩首白头鹰「雇佣兵」指挥部。

这样的人还有五百多个,而且还可以随时扩编,战力有点太超标了!

所以本来「航科技」就变成「航科工」了,而且还是大股东。

算上之前两桶油的入股,他们家已经是变成占股不到百分之十,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股东」了!

至于为什么之前是两桶油入股,因为流氓兔安防现在的业务,就是人家一直在做而且更专业。

当然,对外这只流氓兔还是一家普通的私人安保公司。

至于股权穿透什么的?

都没在工商部门备案的股份协议,怎么穿透啊?

“这种为国争光...这么精彩的事,你应该早点提醒我的!”

“我以为你知道的,而且……”

“你给老娘说话的机会了嘛!”

禾韬翻身就把小奶狗摁在身下,气哼哼说道。

刘小诗:就是!就是!

进入炮道...就像看到兔子的灵缇一样,就知道冲、冲、冲!

也不管人家小白兔受的了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