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1 / 2)

1992年1月,莫斯科。

在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政策下,苏联这头巨龙遍体鳞伤、不堪重负,在他倒下之时,人们才发现他已经奄奄一息。

骄傲的苏联人民,相信血色旗子上的锤子和镰刀,坚信苏维埃的正义铁拳会一拳将一切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打得粉碎,但仅仅一天他们从天堂一步地狱,食物平均分配制度被废除了,可能它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在这个阶段,几乎是瞬间消失得干净利落。卢布疯狂贬值一块黑麦面包的钱已经成了奢望,各种分割条约纷至沓来,炮火覆盖了大部分西北。

现在苏联人民剩下最多的可能就是棒子了,毕竟戈尔巴乔夫曾经信仰玉米兴国。

就像当年美国总统胡佛曾在竞选中有言“每家锅里有一只鸡,车库里有一辆汽车”,苏联在崩解离析前夕也有类似的幻想,但都像天上飘落的雪花,无疾而终。

一夜之间他们成了赤贫一族。街头白雪皑皑,空旷不见行人,汽车蜷缩在巷子里锈迹斑斑,苏联领袖的画像还贴在墙上,但被撕得七零八落。这些变化只因为一件事情。

苏联解体了…

熟悉的清晨,天上飘落着雪花,火车站蒸腾着热气,送走了远行的绿皮火车。

铁轨嘎吱响个不停,似乎有些不堪重负,其实确实严寒导致的热胀冷缩。

在莫斯科,寒冷的雪天总是要用热烈伏尔加来抵御,可甜酒的生产线也断流了。

在这里一包香烟可以换一辆新车,一箱茅台就可以换一辆坦克…没了酒对这个轻工业本就落后的国家可谓是雪上加霜,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女人!女人!”科学院图书馆里,醉醺醺的男人大吼,“你把我的酒放哪里了?”

破旧的图书馆,四处漏风,窗台和都被人用木板挡住了,壁炉里有一堆将要熄灭的篝火,温度止不住地降低,一阵寒风火舌卷起几张不知哪本烧剩下已经碳化的书籍残页,四周只剩下几排显得空荡荡的书柜,珍贵的典藏散落在地上,藏青色的羊毛地毯上满是水渍,还有些地方被人割去售卖了,地毯上还有被拆的七零八落的木头。

可能任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是苏联顶级科学家们研讨学术的地方。

“叶夫根尼你这废物男人!你就靠酒活着吧!醉死最好!”

不得不说,这对夫妻很有差距,男人半秃,挺着肥硕的肚子,因为常年酗酒,鼻头红得像是灯泡;妻子却依旧窈窕,一头白金色的长发,眉眼很有些撩人。她穿着细高跟的舞鞋和低胸舞裙,威风凛凛…

“咳,是叶夫根尼·契切林同志么?”

正在从争吵慢慢转向造人话题的夫妇转过头,看见一个男孩站在卧室门口,他显然是个亚洲人,大概十三四岁,披着一件黑色的薄呢长风衣,围着考究的羊绒围巾,手上提着一个公文包,黑皮鞋上一尘不染,这些昂贵的衣饰只有在黑市花美元才能买到。

夫妻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各自眼中捕捉到了一丝惊讶。

“我是负责关闭‘δ计划’的军官,来自克格勃,有人托我向你收购女儿蕾娜塔。”说着少年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档案。

“不,我愿意贡献出她,我们全家都愿意为科学贡献终生!”叶夫根尼目光有些狂热地看着少年,当初他的教授学位怎么来的他可不会忘记。

“比起贡献,我更喜欢购买这个词,”少年轻笑,接着取出来了十万卢布和一把匕首,“毕竟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就标好了价码,代价就是加倍奉还。”

……

莫斯科火车站

检票口前挤满了人,乘客们坐在大包小包的行李上,等候着开往远东的K4快车。这辆跨国列车要在莽莽冰原上行驶一周,最后到达中国的首都北京。对如今的莫斯科人来说那是个好地方,有充足的食品和24小时暖气。但K4车票一票难求,能够拿到票的人都有门路。

雪花仍在下落,点点晶莹沾在了白金色的秀发上熠熠生辉。

一个女孩在这群人里显得还是很突兀。她只有十三四岁,还是个“小”女孩,可是盯着她冰雪般的小脸细看,却有种“惊艳”的感觉,成年男人都会下意识地回避她的美。她穿着一件考究的驼色羊绒大衣,裹着暖色的格子围巾,淡金色长发瀑布般下垂,长及膝盖。候车的人都是拖家带口,而她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双手拎着黑色的硬皮旅行包,把半个身体藏在柱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