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下青云巷的宅子时,因为时间紧,手上的银子也不宽裕,所以什么物件都是挑着经济实惠的买,花蕾青云巷的卧室里到现在还是只有一张普通的木板床和一个简易的衣柜,当然小远的卧室也一样。
现在有充裕的时间,也有宽裕的银子,那就要好好的物色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追求一下自己的生活质量了。所以,这一寻摸物件,花蕾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七月刚过,漠北传来捷报。裴老侯爷在漠北大捷,把一直骚扰边境的小宛族八万多余人给全部剿灭了。
抓获俘虏两万三千多名,他们的首领也在和裴靖阳的对战中被裴靖阳一枪挑落马下,尸首无存。另外还缴获战马一万九千多匹,盔甲武器无数。
裴老侯爷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边境捷报直接送到了大盛朝的盛武帝手里,盛武帝龙颜大悦。
原来,小宛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就扎营在距离大盛朝漠北边境,骑马需要七八天路程的一个名叫长岭山的山坳里。
他们自己没有米粮了,就骑马从山坳里出来,越过草原,然后找漠北边境的薄弱点进行骚扰抢劫,击溃边城的守军,进到大盛朝的城池,抢夺城池内一切的米面粮油,还有各种的资源,抢了就跑,也不恋战。
漠北的边境线实在是太长,防守有时候就会顾此失彼,边境线附近的百姓苦不堪言,也让漠北的守军烦不胜烦,又防不胜防。这也成了裴老侯爷梗在喉间的一根刺,无数次的想要拔除这根刺。
但是,因为军营后勤的供需无法满足行军的要求,很多次的偷袭都是因为口粮不济而导致不得不中途放弃,或者因为天气过于严寒导致将士手脚僵硬无法御敌而失败。
所以,裴老侯爷这大半年问花蕾要得那些物资就是为了这次的战事提前准备的。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话不无道理。
漠北冬季极寒,就算是夏天,漠北的白天也要零下二三度,晚上有时都要零下十五六度。而花蕾做得羽绒背心羽绒护膝,可以很好的给将士们御寒。而且又轻又软,不会妨碍将士们的行动。
还有棉花加鸡毛做成的可分拆睡袋,行军时可以拆开摊平盖在马背上,给马御寒。休整时,也可以让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盖在身上御寒打个盹。这些都是行军打仗的最好防护品了。
还有花蕾提供点子做出来的炒米粉,也是改善了漠北将士们出外巡防时只能吃冷冰冰的干硬馒头导致的腹泻生病,哪怕没有时间煮水冲泡,也可以就着雪水直接食用,比吃干硬的冷馒头好了很多。
再加上花蕾提供的肉松,蔬菜干,咸鸭蛋的补充,营养还是很全面的,至少不会让士兵吃不到盐巴而食不下咽,浑身无力,这就给行军打仗长途跋涉提供了必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