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听胡振华讲完卡特的要求后,同样一头雾水。
他设想了很多种可能,但都被一一推翻。
许久,胡振华想到了历史。
当北极熊的核试验成功后,米国政府高层,感到极为震惊和愤怒。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在核武器领域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优势被打破,使米国的核威慑力大打折扣。
历史上,为了不引起民众的恐慌,米国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公布了这个消息,但这依旧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再加上对华国红色力量横扫大江南北,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
老胡琢磨了半天,认为卡特的举动,是在栽赃,为干预解放进程找借口,以此来转移国内矛盾!
但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反动派烂泥扶不上墙,米国人能怎么干预?总不能直接出兵吧,这在道义和舆论上首先就站不住脚。
而且,这个赌注太大了!
想不通,干脆就不想!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有些事情,时机到了,自然就能想明白。
下午一点,胡振华接到王志的电报,里面有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新津机场出动了大量的运输机,在崇山峻岭中盘旋,搜寻飞机残骸,他们还投放了伞兵,一旦飞行员的遗体被找到,运输机就会投下大量的弹药,将飞机残骸炸毁。
好消息是,找到了两架主体结构完好的飞机,一架掉在了水潭里,一架挂在了密林里。
这两架飞机,除了机翼折损,内部的航电设备和发动机几乎完好无损。
王志发电报的目的,除了报告情况,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求援,希望老胡能派工程师去,将飞机赶紧拆卸运走。
胡振华当即派出了12名工程师,紧急支援。
随行的还有录像机和大量的胶片,每一个拆卸过程,都必须记录下来,免得以后安不上。
现在必须和时间赛跑!
锦城山区,王志蹲在一棵茂密的杉树上,拿着望远镜盯着空中。
运输机投下的伞兵,距离一号飞机的落点,只隔了两个山头,直线距离不超过三公里。
庆幸的是,两座山巍峨陡峭,丛林密布,想穿过来可不容易。
为了防止伞兵摸到自己眼皮底下,王志布置了大量的警戒哨。
当局的伞兵部队始建于1942年,最初称为突击总队,直属于陆军总司令部。到1948年时发展为三个团和四个直属营。每个团官兵约2500人。
1949年年初,伞兵部队的总人数大概在7500人左右(三个团的人数),再加上四个直属营的兵力,总人数在8000人到9000人之间。
但是,1949 年 4 月 15 日伞兵第三团在团长刘农畯率领下,共 2500 多名官兵成功起义。
再加上金陵、魔都等一系列惨败,残存的伞兵部队大都被调往闽省,这次为了帮助米国人,当局千里调运,这才空运来了400多名伞兵,人数是不少,但撒在崇山峻岭中,没掀起任何浪花。
伞兵这个兵种,处境有点尴尬,作为新兴的兵种,理论上来说,作为从空中投放的力量,其作战的突然性受到指挥官的青睐。
但理论和现实是有差距的,遍观战争中的伞降行动,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一,规模不能太大,二,伞降必须非常具有突然性!
但凡规模大一点的伞降作战,很难取得预期战果。
比如市场花园行动,盟军投入3.5万伞兵,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伤亡超过2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行动是完全失败的。
伞兵,对士兵的单兵素养要求极高,因为在降落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往往是孤军奋战。
所以,为了提升伞兵的生存率,训练科目很多,花费也大。
在这方面,当局就有点承受不住,用一句话可以总结他们的伞兵:会跳伞的步兵!
丛林中,王志在思考要不要拔掉那些碍眼的家伙。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老是守在一个地方,如果被发现,新津机场可能出动轰炸机,削平附近的山头。
王志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决定主动出击。
等天色渐暗,他派出了30多支两人小队,开始狩猎行动。
为什么是两人小队,因为三蹦子只能搭载两人。
为了防止暴露目标,三蹦子几乎是贴着树梢飞行,他们到五六公里外才降落,毕竟,兔子不吃窝边草,离守护的飞机远点,省的被反动派发现。
李二牛尽量控制着速度,想快速通过,按照王志的命令,李二牛负责去两公里外的制高点建立观察哨,然后通过灯光、烟雾等信号为其他队员指明方向。
螺旋桨的呼呼声,在山谷里不断回荡。
这款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的迷你飞行器,令丛林里的伞兵焦躁不安,他们想找到声源,但声音在山谷里不断回响,很难找到声源。
当有人听清楚是螺旋桨的声音,开始安慰队友说:说不定是支援我们的。
这句话是有效果的,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红色军团根本没有飞机。
即使是游击队,也不可能到这种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在老林子里,唯一的敌人就是恶劣的环境和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