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卖国,当诛之(1 / 2)

曹书清先是献殷勤,上辈子,一支珠钗,就让孟雨烦感动的哭出来。

这次,他用抄书的钱,一咬牙,也买了一支珠钗。

可怜,还没有送出去,当看见孟雨头上那支流苏步摇时,他就知道这行不通。

见过珠玉的,谁还会把瓦砾放在眼里呢?

但他还是试了。

果然,孟雨只是嘲讽地看了他一眼。

她不是嘲讽这珠钗的劣质和便宜,而是嘲讽曹书清的无耻和厚颜。

后来他又试了好几次各种办法,但孟雨不是他上辈子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孟雨烦;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十一二岁的小丫头。

最后,曹书清决定另辟蹊径。

他开始给孟雨写诗。

他还把那些诗拿去给小孩子和乞丐传唱。

为什么不是去那些酒楼歌馆?那当然是因为他没钱,而小孩子和乞丐只要几个铜板就行了。

这都不用孟雨出手。

骆长生的小儿子,十七岁的骆禹辰,还有骆老二的儿子骆逸萧,无意中听到,一查清源头,就一起出手,让他差点在嘉州的文人圈子里待不下去了。

孟雨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她冷笑了一声。

这曹书清真是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很好,她更不用对他客气了!

她可以毁他一次试卷,也可以多毁几次。

原本还想让他成个秀才的,这辈子,她让他每次都充满希望,却只能止步于童生。

这对于一个武宗来说,真的是太简单了!

而这对于商国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商国不缺他这个贪官权臣。

三天后她得离开嘉州,便派了人盯曹书清。

赵素素在京城的第一家成衣行开张了。

孟雨不太放心她一个人去京城,会陪她一起去。

她觉得赵素素的行动有些慢了。

因为这时候,她京城已经开了三家酒楼,七家胭脂铺,三家杂货铺,还在京郊购了个田庄。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八年时间,一个乡下的社恐农妇,能到现在身家数万两白银的商人,速度已经十分惊人。

京城。

和谈没成。

因为启国使者提出了一个条件。

和谈可以,先杀裴明秋!当然,三十县他们要,一百万两银子,他们也要。

当这个条件提出来时,满城骂声。

要不是这些使者住在皇家别苑,有禁军重兵把守,只怕他们都活不到见第二天的阳光。

启国使者是在裴鸿邈接手和谈后,就提出了这个条件。

裴鸿邈不敢隐瞒,自然将这情况汇报给了皇帝。

启国使臣态度大变,他们很傲慢:“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既然和谈,那自然是为了天下互不侵犯条约。都几十年互不侵犯了,那你们那个将军留着也没用了。何不杀了,以示诚意?我国的兵马大元帅已死,万一你们那个将军好战,又挑起事端,那和约不是白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