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节 地火勾天雷(二)(1 / 2)

一家人研究了小半夜,只研究了三分之一。王斌、艾小青、黄欣、雷奥妮、时文君虽然都是在家里企业工作的,但因为阅历、学历、经验、岗位的区别而各有各的领悟、各有各的方法。许青莲要做的是把所有人的观点、方法、思路提炼出来,提炼到哲学层面再下行,从而构建一个覆盖多个知名企业家甚至还包括海尔张总那样外部企业家的管理思想、管理体系的大一统。

研究到一半的时候,王斌就感觉到这份文稿一旦完成,就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制度的奠基之作。虽然主流经济学家已经早早的开启了这方面的工作,但他们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将西方经济学观点向中国的迁移上,从实践来看并未完成与中国国情的良好结合,甚至搞出了太多的弊病。如东北下岗,这种制造出庞大人道主义灾难的“改革”,从任何角度审视都是失败的。

况且,他们的东西往往都是很零散的、分布在各个领域的、不成体系的。原因在于这些主流经济学家几乎没有懂哲学的,甚至是对哲学嗤之以鼻的。他们所受教育的背景和过程,就是不涉及这方面甚至可以说西方现代经济学观点本身就是形而下的,就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的。

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那么资本主义制度就会被否定。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才只能就形而下的方面也就从实践中摸索反馈到方法层面就戛然而止,再往上到方法论他们就不敢了,敢也发表不出来。

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跟他们学,那自然就做不到提纲挈领的构建出一套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学,更不用说细分的现代企业制度了。如果真的能做到提纲挈领,那就不存在被问的结结巴巴、互相争辩的面红耳赤。

因为,大道至简。

而许青莲的这部文稿就和他们完全不同,被她霸占的王艾的书房里有着大量的各国革命领袖著作,还有上百万字的没有发表的王艾阅读笔记。这些素材帮助许青莲在从实践层面以王家企业为对象思考方法的时候,搭建了一条通往方法论的桥梁,使得她原本只是想要归纳一套王家企业自用的管理教材的设想被改变,不断突破和上升,一直到国家层面之后才停了下来。

“方向是正确的。”眼看12点了,明天还有工作,王斌放下文稿“这么大的中国、这么大的中国经济体,如果总是按照别人的方法怎么行?还得有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从国情出发和马克思主义对接的方法体系。”

“所以,方向肯定是没错的。”王斌指了指稿件“即便细节有需要更正和修缮的部分,但主体骨架已经搭起来了,很好。”

艾小青也放下稿件,叹口气伸出手摸了摸许青莲毛寸“我闺女出息了,这东西拿出去,我看那些老家伙的脸往哪放。整天对我们阴阳怪气的,说我们是封建复辟,说我们不是现代企业,其实不就想要专家费吗?现在好了,我有我闺女,我闺女也是经济学家!我就不请他们!气死他们!”

王艾闻声抬头“又有人说我们了?”

艾小青看了儿子一眼“踢好你的球,当好你的吉祥物,别的事儿你少管。”

老娘气咻咻的,王艾也没敢多问,帮着许青莲把稿件收拾好出门送老爹老娘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