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再多一位导演(1 / 2)

港岛皇朝 落地为宝 1161 字 9个月前

原来,唐舒璇弄了两个剧本,一个是《再见中国》,另一个是《无奇不有》,罗蒙看过,后来改名《十三不搭》。

说起来,唐舒璇不愧名校才女,前个剧本非常大胆,讲述的是文革期间潜逃香江的几个年轻人的故事。

后一个剧本,则纯粹是讲述香江社会的一幅众生图,一桌麻将道尽了凡俗、奢靡、愚昧、淫逸。城市与人都不那么正常,但是又透着生存的勃勃生机。

唐舒璇讲故事能力很强,不绝望、不甘心、有抗争、有温情。总是在一片黑黑的虚空里,给人绽放一缕温馨。

但是,或许是南加大给了她才华和技能的同时,又让她的思维里中西混搭、艺术与商业、正剧与喜剧弄得有点混乱。所以,真的要拍出来,一个是时机不对,现在港府绝对不会允许再见中国上映。

另一个看似喜剧,却容纳了太多东西,都是导演的私货。本来十分高明的叙事手法,但是香江市民文化程度实在太低,你让现在的香江市民去看充满哲理意味的喜剧片?估计荧幕会被甘蔗扔出个破洞来。

罗蒙承诺会为这两部戏投资,但是不是现在。

起初,唐舒璇还以为罗蒙要反悔,结果过了几天,罗蒙给了她一个剧本。唐舒璇看过这部叫做《推手》的剧本,当时就深受震撼。

故事讲述朱老先生退休后被儿女接到了英国,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经常爆发家庭矛盾。故事围绕一个移民英国家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英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冲突。故事以冷静的目光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适用性,并以此来挽救社会中人们的麻痹和冷漠。

这是一部温馨中带着泪点,在泪点中含着微笑的的动人故事,罗蒙将原作中的美国改为英国,更加应景。里面的对白、矛盾与冲突,包括有些搞笑的地方,全是香江味道。

放下剧本,唐舒璇陷入短暂的沉默,然后朝着罗蒙竖起大拇指:“或许,我有点明白你的电影为什么总是赢得那么多票房。这个剧本我要了,就拍这个。”

“其实,我也犹豫过,香江到底有没有艺术片存在的土壤?后来,我醒悟过来:商业片和艺术片,其实归结起来都叫电影。除了极为个别的,想要表达完全与众不同的内容的电影,大多数商业和艺术其实可以协调起来。”

“反正,左右不过是讲故事。只要故事真切感人,观众一定会喜欢。何必非得纠结高下、泾渭分明?”

“不愧是剑桥文学系高才,小女子受教了。确实,之前你帮改动的那两个剧本,现在看来顺畅多了。”唐舒璇佩服地说道。

香江电影真正的专业人士很少,导致后来出来一大批自学成才的导演,所以,模仿、跟风、恶搞、屎尿屁一大堆,最终败坏了观众的胃口,丢掉了自己的黄金市场。

还有人很可笑地把一切归咎于恐龙和大船的登陆冲击,认为大片可以统治一切。殊不知后世早已证明了一味堆砌的大片,就跟之前的屎尿屁一样,同样会被扫进垃圾堆。

电影的声光色,或者其它技术,永远都只是手段或工具,好电影其核心还是你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没有灵魂的躯壳终究会被抛弃。所以,东方好莱坞消失了,宝莱坞却还存在着,甚至中国成为了宝莱坞最大的海外市场。

“那么,大才女,再次邀请来我的新公司做导演,怎么样?”罗蒙笑着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主动邀约了。